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化县城乡养老保险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化县城乡养老保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60年代有一个群体叫“精简退职职工”有人了解吗?
  2. 教师2014年以来自缴的社保部分会退还给教师,是真的吗?

60年代有一个群体叫“精简退职职工”有人了解吗?

上世纪60年代确实有一个群体叫“精减退职职工”,也叫“下放”,把原来属于城市户口工作人员下放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加入到生产队的行列中,城市户口同时迁移到了农村,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记得我们生产队来了有几户人家,其中有一家人两口子全是教师,也有一家人是原银行工作人员,还有市里的百货公司的售货员。所以各种身份的工作人员都有,城市生活出现了困难,就动员一部分人员去农村参加劳动,以此来渡过暂时的困难。农村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劳动组织,有一定的韧性,接纳一部分人员是完全可以养活的,同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方法有点类似,况且这些人来到生产队之后和社员同时参加各种劳动,社员对这些人员从不会另眼看待,他们对参加生产队劳动也从未有任何怨言。大约到了80年代初,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解决被下放人员的问题,有一部分年龄比较轻的人员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年龄比较大的人员,仍然留在了生产队上,每个人可以领到一定的补贴,钱数不是很多,按月发放,一直发放到去世为止。

新化县城乡养老保险 (新化县城乡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所知道的上世纪60年代精简职工

我今年78岁,岁数大的人都经过"三年困难时期”,是指1959,1960,1961这3年。59年不明显,60年开始,61年严重。这3年有自然灾害,有勒紧腰带还苏联债,有工作上的失误,农业歉收。困难的重要表现是吃不饱饭。那几年困难到什么程度?反映到人民生活上就是什么都要凭票供应。

新化县城乡养老保险 (新化县城乡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不得不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1960年8月,中央第一次提出要精减非生产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成立中央精减5人小组。1961年5月,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形势,周总理作关于粮食问题和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如何压法?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中央要求精简城市人口2000万,精简职工,精简对象是1958年原来从农村招工的人,也叫下放回乡。从中央到省地市县乡镇,工矿企业层层下达精简指标。有的没等动员,饿怕了自己跑回农村。我哥哥的同学在鹤岗工作多年了,精简不一定有他。有的广泛动员,写申请,领导批准。61年我18岁,57年14岁转学到鹤岗,58年15岁工作,不在精简之列。

新化县城乡养老保险 (新化县城乡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于被动员回乡的大多是因为"***”进城不久的新职工。同时当时的城市供应比较困难,农村的粮食,副食品可能相对的比城市反而宽松些,由于党的威望高,发出号召阻力比设想的要小,精简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有资料显示,1961年全年精简职工873万人,城市人口减少1000万人,减少粮食销售40亿市。1962年5月中央下更大决心,下乡职工要超过1000万人,下乡城市人口相应地争取超过2000万人。到1963年6月,全国职工总数减少了1887万人,全国城镇人口减少了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了2800万。

几千万人浩浩荡荡从城市退回农村,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充分体现了当时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在党的领导下克服困难的决心,力量和勇气。当时精简回乡的职工为我国平稳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0年民政部有个函,符合规定享受本人标准工资40%救济条件的,应予补办退职救济手续,发给救济费。人社部在连续15年调整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文件,都有"退职”字样,包括60年代精简的回乡职工,提高待遇

注:本回答有关数字参考了有关资料。

我对此还是了解的,我父亲就是一其中一例。

父亲在1956年初中毕业分配工作到石家庄市棉纺厂工作,当时他们同学有分配到***做公务员的,有到铁路,大型国企工作的,父亲因为家庭出身差一些,尽管在学校做学生时是班干部,班主任,老师都很赏识,也只能分到刚建成的纺织厂工作(空调工),在纺织厂算是比较好的技术工种

工作三年后的1960年,父亲加入了党组织(预备党员),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号召农村入厂的工人支援农业,回家乡务农,厂领导碍于其它工人攀比,不得已把我父亲也划入了下放农村的名单。

下乡后,可能公社书记看我父的简历:党员,初中文化,于是把全公社通动力电线的任务交给了包括我父在内的七、八个人,我父负责技术,还让我父到厂里又学习了两个月电工技术就开始去栽杆架线了,一年后,工作完成,技术指标完全合格,父亲也得到了公社书记的赏识。

就在公社想按排父亲在公社工作时,生产队要求我父当会计(据说因为看我父成分高,爷爷一辈也是很本分的人,不敢胆大***的原因)后来的四清运动(我父己回厂),我父是村里唯一一个帐目清楚,没沾集体便宜的人。

在农村生活工作两年后,厂里又招工,当时可能是一个姓李的厂长还惦记我父,派人到我村把我父又请了回去,不过父亲的工龄少了两年,退休仅卅七年工龄,不多的退休金,但父亲很知足。

那是58年***失败后的一次纠错,由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工厂上班,在60年代初期生活关过后,***后,又一次收缩,很多工程下马后,开始全面清退农村劳动力,鼓励他们从新回农村劳动,扩大农业生产,改善农产品供应紧张。

很多户口所在地在农村的,必须要清退精减,很多职工返回农村去了,这就是当年的精减退职职工的来历了。

教师2014年以来自缴的社保部分会退还给教师,是真的吗?

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

教育部举行的“教师发展大会”,说了没有

不能偏听偏信。

公务员和教师是不能同日而议,是两个层次的两群人。只有教师去考取公务员,绝对没有公务员考教师编的。

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或略高于公务员,三十多年了。哪年哪里做到了吗?

不知道是你制定的政策还是你做梦想到的,公务员和教师都是从二O一四年十月起开始交纳养老保险的。都是按工资的8%由单位从工资中扣除交纳的。并没有公务员不交,教师交了。也不可能教师交了的要退了。这些都是道听途说,那里听那里丢,不要在网上炒作,引发社会矛盾。

退还缴费本息。指的是2014年10月1日前,有的地区将部份事业单位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而发生的缴费,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地区的缴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之前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y一次性退还,试点地区的,退休时结转职业年金账户一次性返还

肯定是***的。

我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2014年10月1日推行改革的,这在全国都是同步推行的,也就是说,全国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从2014年10月1日起,都要按照规定的基数比例缴纳社保费用。所以说,既不存在2014年公务员没有自缴社保之说,也不存在湖南教师2014年以来自缴的社保部分会退还给教师的事情。

大家知道,养老保险有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个账户,进入统筹账户里的钱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筹安排给达到退休年龄条件的人发放养老金等费用,而个人账户里的钱没有达到规定的条件,比如到了退休年龄但养老保险缴费却未达到规定的年限丶出国丶死亡等,是不会返还的。

教师作为事业单位人员,也必须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社保的,在我国,只要签订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都应当依法给劳动者缴纳社保。根据《[_a***_]法》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必须依法参加社保,并按照统一的缴费基数丶比例缴纳社保费用,绝不存在“湖南教师2014年以来自缴的社保部分会退还给教师"的事情,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化县城乡养老保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化县城乡养老保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