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原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原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如何确定?
“事故伤害发生之日”现在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从现有的案例来看,大部分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为起算时间。
工伤保险条例的第三十三条内容是什么?
工伤保险条例的第三十三条规定,参保人因工伤致残,经鉴定符合国家规定的残疾等级标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伤残补助金应当根据参保人残疾等级标准和工伤保险参保年限确定。
对于残疾等级为一级至***的参保人,伤残补助金应当由参保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垫付,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
对于残疾等级为四级至十级的参保人,伤残补助金应当由社会保险基金直接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解除劳动合同、降低工资、调换工作、开除或者其他形式变相侵犯工伤保险权益。
对于违反此规定的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条规定的目的在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避免用人单位在实施人事变动时侵犯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
如何理解工伤保险条例三十三条?
1.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应按原工资标准给工伤职工发放停工留薪期工资。
2.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一般来说,应该是按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发放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
4.但在实际中,很多单位是按照底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等发放,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工伤职工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拨打12333咨询一下当地劳动部门。
工伤护理费是怎么算的?
工伤护理,是单位安排人专门护理,不需要受伤者考虑的。
如果要申请家属护理,护理费是和单位协商,没有统一规定。
如果是出院后,仍然需要护理,受伤的人又不是单位正式职工,或者是工地上的农民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也可能不存在,或者转移到其他地方,这在工伤赔偿时就要一次性计算护理费。
如果是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协商解决,双方都能接受就可以了,走司法程序的,比较烦恼。老板实力雄厚的,开通的,赔偿得比较好。遇到吝啬的老板,赔偿得少一些。
如果是固定的单位,也要看单位的效益,对于较长时间的护理费,都是不高的。对于效益差的单位,后面的护理费是不能兑现的。
国家的政策是好的,但要兑现是要看单位的性质和效益啦!
谢谢邀请,关于工伤护理费,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是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暂时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的,这种情况,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由用人单位解决,至于单位怎么解决,那是单位的事情,以让工伤职工伤势尽快康复为前提,一般来说,是由单位派人护理,也可以在社会上请护工护理,当然也可以和工伤职工协商,由家属护理,对护理人员的报酬,由单位支付,所以,是不发给工伤职工护理费的。这种护理是临时的,不是长期的。伤势好转就不需要护理了。仅限于在停工留薪期间。
第二种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这种护理费,由工伤保险支付。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单位支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原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原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