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养老保险调查问卷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城乡养老保险调查问卷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1994年以前养老保险缴费指数怎么是0.3左右?
  2. 养老体系的第一、第二、第三支柱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第三支柱?

1994年以前养老保险缴费指数怎么是0.3左右?

1994年以前养老保险缴费指数怎么是0.3左右?

城乡养老保险调查问卷分析 (城乡养老保险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实际上是我国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公式统一之后才出现的一个概念。

那大约是在2005年左右。以前规定的是缴费满15年,可以领取20%社平工资基础养老金,再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就可以。当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有可以接受企业拨付的部分。其实这些年来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改了好多。

城乡养老保险调查问卷分析 (城乡养老保险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6年左右,大家开始实行过渡性养老金的调查,用五年时间进行消化完毕整个政策。跟现在的事业单位调差一样,第一年发放高出的20%,第二年40%,直到百分之百。

而且1994年以前,实际上大家是都几乎没有缴费。青岛建立社保个人账户的时间是1994年10月,也就是说94年10月之前大家个人都不缴纳社保费。当然,北京上海当时已经逐步建立了个人账户,发给每人一个养老保险手册,上边儿手动填写,盖个私章就可以。不过交费仍然很低,我看过几个人的,好像才两块来钱。

城乡养老保险调查问卷分析 (城乡养老保险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叫做视同缴费,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在计算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时,使用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这个缴费指数是根据,你档案中记载的职工工资和当年的社平工资的比例来的。当时也没有最低缴费比例一说,因此,可能是你的工资太低了所致。

1994年以前养老保险缴费指数怎么是0.3左右? 视频加载中...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称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它是由参保每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地上年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得出缴费当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如此每年计算一次,到退休时,把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相加,然后再除以实际缴费年限得出的。

低限为0.6,高限为3是指缴费指数,如按当地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指数就是0.6,按300%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指数就是3.

***设当地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3000元,你的单位按你的工资2000元作为缴费基数,则你的缴费指数=2000/3000=0.6667,你本年每月个人应缴养老保险=2000*8%=160元,单位每月为你缴纳养老保险=2000元*20%=400元。

退休时该年的基础养老金按缴费指数0.6667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按160元*12个月+利息计算。

养老体系的第一、第二、第三支柱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第三支柱?

据统计,我国90后人口呈断崖式下跌,较80后减少了30%,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程度为17.17%,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加载中...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老了,头发花白,谁能为你养老?

身边的人慢慢老去,带来的不止是伤感,还有很多社会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养老金的锐减。

我国的养老金体系有三大支柱,依次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和曾经没什么存在感的商业保险。

人口老龄化正在让我们的养老金池收不抵支,目前,我国近三个年轻人就得“养”一个老人,到我们老去的时候,情况会更加糟糕。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三支柱养老保险”理论中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

1.然而,“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及“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都不属于社会保障范围。

2.如果能够“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为什么不多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呢?这“第三支柱”的目的是所谓的“个人税延养老保险”,还是为有钱人“合理”逃避个人所得税做准备的。这是其意义。

3.如果能够获得“企业(职业)年金”为什么不去参加(或者加强)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缴费呢?反而却是为有钱、有权人准备的特殊待遇。

4.减轻基本养老保险压力的是废除“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的“多缴多得”和废除“视同”个人缴费的“视同缴费”这些“多得”基本养老金的行为规定,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应当首先搞好基本养老保险,而不是搞这种与社会保障体系矛盾的“三支柱养老保险”,淡化基本养老保险,掩盖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

谢邀。个人理解的养老的三支柱。第一,个人的理财,第二,五险一金,第三,商业保险。想了想,第三支柱也好,以后要是还出个第四五支柱也罢,我觉得还是自己才是自己老了养老的最大支柱。

养老保险“三大支柱”如下:

第一支柱:法律强制的公共养老金。第一支柱一般是由***法律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旨在给退休人员提供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同时***为公共养老金提供最终责仸和保障。

第二支柱:企业个人共同缴费的职业养老金***。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的职业养老金***在有些国家已经成为了养老金体系的主体。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储蓄***。第三支柱是基于个人意愿和完全积累制的个人养老储蓄***,由个人自愿缴费,国家通常会给予税收优惠,体现个人养老责仸,能够为老年生活提供更为丰厚的养老回报。

为什么要发展第三支柱?可能是不需要增加企业和国家的负担,养成大家投资、理财的好习惯。

确实我们国家的养老理念相对落后,8月14日,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联合发布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报告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超过半数还未准备养老储蓄。而据调查,许多年轻人认为,需要存储182万元才能够绑上过上舒适的退休后生活。即使开始储存养老金的人,也不过每月储存1300元左右,远远不能满足退休后的需要。

不过相对来讲,我们国家由于房价高企,大家多数人的养老金都用于投资房地产,目前来看获益颇丰。

如果这部分养老金从房产领域退出去,用于购买商业保险或者养老目标基金,我们的养老压力也不会这么大了。但是关键还是资金是力求保值增值的,需要给资金预期在房产领域得不到过高的收益,这样才会流出。

只要第三支柱建立起来,我国的金融市场也会更加的健康,好处还是多多的。可是M2增速给人的感觉总是货币会贬值,因此说起来容易,还是做起来难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养老保险调查问卷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养老保险调查问卷分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