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如理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如理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城乡居民养老金和自由职业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缴费的基数和费率不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按照一定数额缴费,从100,200,一直到2000,按年缴费,个人缴费全部属于个人账户,灵活就业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费率为20%,其中8%为个人账户。
区别二:领取养老金的计算办法不同,城乡居民是按照缴费总额加利息加补贴计算的,灵活就业人员,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计算的,并且参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区别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低,待遇较低,并且政策执行时,满60周岁的们可以不缴费,直接领取养老金,距离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可以补缴低于15年,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不缴费是不能领取的,必须缴费到15年以上,
区别四:领取年龄不一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论男女,都是60周岁领取,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男60,女55周岁领取,
区别五:范围是不一样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论城市或者农村户口,都可以参加,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只限于城镇户口。
不同的人的收入情况和对退休生活的期望是不同的,如果想做好养老规划,梧桐树保险网的专家建议你做好如下几点:
合理算计:要知道自己老年想拥有什么样的退休生活,估算一下大致的生活费和医疗费用,还要预留出一定的休闲***费用支出。
投资组合:财务规划是通过投资组合来实现的,我们要计算一下,我们退休后的收入来源还有哪些,常用的可能有国家统筹的养老保险、房屋租金收入、商业养老保险、银行利息等等。相信只要有了财务规划的意识,我们就能大概知道自己目前的准备情况,哪些是保证的收益,哪些是不保证的,每项收益的风险情况。
考虑通货膨胀:目前实际上国内的通胀保持在5%-6%左右,所以就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现金积蓄,也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现在看起来够用,是否20年之后还够。
如果你预算充足:如果你收入稳定,而且保障型的产品已经配置足够,是可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商业养老保险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属于锦上添花。
如果你预算不足:对于保障型产品还没配置足够的人,建议先把有限的预算放到保障型产品上,具体就是:重疾、定期寿险、意外、医疗,我们买保险一定是先保障,后理财,请不要本末倒置。而且我们还有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兜底,所以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就很低了。
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可能你正在为了交不交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而纠结,小司觉得可能商业养老保险会更好,因为国家养老保险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只有个人账户的钱才是自己的,只有活的够久才会比较划算。国家养老保险也只是保证我们一个基本的生活水平。所以这种情况下,倒不如选一个合适的商业养老保险更好。
辨析:有钱存银行是居民的最佳理财方式吗?
理财方式分为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国债、基金、保险、股票、信托产品等,在不少人心目中,有钱存银行是最佳理财方式,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
1.说有一定道理,是因为这句话体现银行在大家心中还是比较靠谱的、主流的投资理财渠道。
2.说不完全正确,原因基于以下两方面:
(1)银行除了可以存款,还发行理财产品、代理发行国债、代理公募基金、理财型保险等产品,因此大家到银行存款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做一些综合的产品配置,以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
(2)银行不是唯一的投资渠道,专业的事情应交给专业机构打理,如果想配置一些保障型保险,可以咨询保险公司;如果有证券投资经验、有时间、有闲钱的朋友可联系证券公司少量投资些股票;如果一些高净值客户想购买信托产品,可联系信托投资公司。
综上所述,有钱存银行也要做些产品配置,以保证资产保值增值,但银行也并非唯一的投资渠道,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机构为您打理,以上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交流。
据报告: 居民最偏爱的理财还是存款,选股票的最少。开放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没转过来?
据报告: 居民最偏爱的理财还是存款,选股票的最少。开放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没转过来?
这个问题咱就表面回答的话,那显然是国民对股票和理财的认知偏差,但深一点的回答,可能涉及到民族的和文化,这就是一本书或者一篇论文的事情。
1、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对理财的认识误区
五千年文化,在每一个辉煌历史时刻,都能发现银行家的身影,比如电视剧里的钱庄。而且你会发现每一个在历史上留名的富商都很钱庄有关,什么晋商、徽商等等。这导致所有人认为银行是最靠谱,最合理的、钱财应该去的地方。至于理财这玩意,严格说是在2000之后才有的事,历史加现实,国民凭啥相信理财,相信股票。
2、股票致富的正面宣传少
在国内30年的股票市场中,不管什么媒体和舆论导向,都潜意识的认为干股票等同于不务正业。80年代致富的杨百万,大家嗤之以鼻,三个字暴发户,人民日报也是这样定性。90年代那些钻法律空子,占市场制度不完善之空子而发财的人,大家认为那是投机者,和主流价值观不符,通常现在的人谈到当年的吕梁系、德隆系都有一种活该的意味。至于万科的刘元生一句话运气好。股改牛市和杠杆牛市大家觉得这很正常大势如此。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你会发现国内媒体特别喜欢揭短,那个炒股亏损跳楼的新闻一定比某位基金管理人赚了100%更能吸引眼球,这我就一直纳闷?
3、最后举个例子吧,我2004年12月正式和股票结缘,这些年算是靠股票进入了小康之列,车子、房子、老婆孩子加点小钱,在成都还能过活。但是只要我回到达州老家,我告诉你,所有人都是一个表情,那是某家XX,说做什么股票,哎搞不懂。知道不,全是鄙视。我虽不是全村最富有的,好说咱也是5系,这就是认知问题。
(这里的5系和我回答其它的问题说到家用广本有差别,解释一下5系是我公司的车)
总之:股票这玩意接受度不高,不是财商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如理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如理财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