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Web3行业月度发展报告区块链篇 | 陀螺科技会员专享

2023年6月Web3行业月度发展报告区块链篇 | 陀螺科技会员专享

6月,合规与监管成为本月加密领域的主旋律,在海外,SEC接连***币安与Coinbase两大***,并将除***C、ETH、USD系等的几乎所有加密货币列为证券,引发市场哗然,行情也与之紧密关联,随着做市商缓慢退场,加密流动性再次抽离,即使在美联储暂停加息的大背景下仍未好转,主力稳定币市值缩水。但在月底,传统机构入场促使行情实现过山车转折,贝莱德申请***C信托利好引领灰度G***C大涨,华尔街背景***EDX再度引发国家***猜想,VolatilityShares宣布推出2倍***C策略ETF,在利好叠加下,***C月底一度冲上3.1万美元,截至发稿日也仍在3万美元上方。但目前大涨更多是情绪面的博弈,核心的流动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后续还有待观察。视野回到香港,香港本月加密新规生效,正式开放申牌,但市场反应却略显平淡,数据表现甚至不如4月香港概念时期,以此而言,本土仍有较长的发展之路。

2023年6月Web3行业月度发展报告区块链篇 - 陀螺科技会员专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政策方向,6月1日,香港***《加密资产***指引》、《反洗钱指引》正式生效,开放牌照申请。但在合规成本增加、零售的限制以及内地通道的模糊等因素叠加下,行业对香港新规并未有超预期反应。仅从市场表现来看,一级市场资金流出,二级市场增长乏力,香港概念币全面下挫。从原因分析,牌照的全面推行推高香港的合规成本,而由于零售币种的限制以及质押等主体业务的禁止化,香港市场受限明显,商业表现预期较低。以OSL为例,不仅日交易量远远低于全球***,其STO上币成本也远远高出海外合规***一个数量级。另一方面,出入金通道尚未确定,出于洗钱风险的考虑,即使金管局已然明确不对虚拟资产服务商建立更高服务门槛,但本土银行仍存在担忧,因而合规的***也难以在香港银行获取开户服务。对此,香港金管局已然***取行动,据《金融时报》透露,金管局已召开会议并敦促汇丰和渣打银行接受加密***为客户。同时,老钱也有意动,部分券商与资管开始通过子公司申牌涉足该业务,仅从现阶段而言,老钱的入场存在时间差,一是香港传统机构由来已久的平台收租制阻碍了新兴经济的定价,二是标的选择过多,Web3不确定性太强,观望大于参与是标配。

投融资方面,6月市场情绪仍旧较为低迷,市场投入持续降低,全月完成投融资***76件,环比上月减少11件,披露投融资总额仅为33.12亿元,比前值跌幅27.87%,回到2023年1月水平,位列2022年以来投融资总额的倒数第二位。平均融资金额相应减少,6月平均融资金额约为0.44亿元,同前值比下降17.44%,持续位于2022年以来的低位。从领域来看,尽管整体数据保持强势,但6月区块链行业应用数量持续降低,6月区块链行业应用发生57起,环比跌幅13.36%,占全部***比重为75%,投融资总额为24.15亿元,与上月基本持平。数字货币本月跌幅显著,获总金额5.14亿元,环比前值大跌72.15%,带动本月投融资总额下降29%,该跌幅与美国方的强势监管存在高相关性,在SEC对数字货币属性明确前,任何数字货币以及DeFi业务均有违规风险,为规避风险,该类别投融资预计仍将持续下降。基础设施在6月相比上月金额上涨1.83亿元达到2.57亿元,但仍处于低位,该数值在4月为8.49亿元。区块链应用技术也有所滑落,金额下降1.34到0.89亿元,应用技术多以协议居多,与数字货币有一定关联性。

2023年6月Web3行业月度发展报告区块链篇 - 陀螺科技会员专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产业方向,6月12日,中银国际发布消息称,成功发行2亿元人民币全数字化结构性票据,成为第一家在港发行区块链数字化证券的中资金融机构,该产品由瑞银负责发起,并面向其亚太区客户销售。由于区块链具备的不可篡改、所有权可分割等特点,所有现实资产均可在链上实现代币化,RWA也被从业人士认为是传统金融界介入最为便捷、最具有前景的赛道,而证券型通证发行(STO),是该赛道的典型代表。据市场分析机构Bernstein预测,未来五年全球货币供应量的约2%将被通证化,约为3万亿美元。目前,摩根大通、高盛、星展银行、瑞银集团、桑坦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HamiltonLane等多家传统机构已然开始探索该赛道,并实测发行部分产品。作为传统金融与Web3的接入点,高达百万亿的金融界仅需实现1%的投入即可再造一个加密世界,该赛道潜力不言而喻,但在实操中,除基础设施尚待优化外,流动性、监管、成本等问题仍难以逾越,其中涉及的法律链条尤为复杂,纵观全球,并未存在STO完成度较高的地区,即使美国与新加坡也仅在探索初期。理论上而言,该赛道有发展潜力,但实际仍需在区块链本身已极为普遍的情况下才可有进一步想象空间。

CBDC本月再受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IMF正致力于开发全球性的CBDC平台以实现跨国家之间的CBDC交易,从而避免加密货币对于国家间货币交换的渗透。无独有偶,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也提及数码港元正在研究阶段,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已经迈入试行,与人民银行就数字人民币跨境零售支付的合作也进入到第二阶段测试,目标是日后可通过转数快为数字人民币钱包增值。纵观全球,多数主流央行均已开始对CBDC进行研究,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数据显示,占全球经济98%的130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正在探索数字货币,其中近一半正处于进阶开发、试点或启动阶段,除阿根廷以外的所有G20国家都已进入进阶阶段。从目前的试点来看,CBDC的实用性已然开始得到验证,尽管在跨国交易间的互换仍在试点进行,后续统一网络可预见性较高。另一方面,美国当前阶段对数字美元还仍持审慎状态,以观望为主,但在去年年末,美国纽约联储银行创新中心曾联合花旗、汇丰等集团开展过12周的试点***,美国总统拜登也发布行政命令对其进行研究,可以看出,美国并非对此不置一词,以现有行动来看,其至少会选择通过制定相关标准或建设替代网络等方式,维护当前以美元为主要结算的贸易支付格局。

2023年6月Web3行业月度发展报告区块链篇 - 陀螺科技会员专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加入陀螺科技会员,即享报告全文!先人一步洞察元宇宙“真”趋势!

陀螺财经的联系方式

小黄(微信号18925291949)

芒果(微信号18145840955)

Ning(微信号13631579042)

浅谈区块链存储和流量技术积累—真正WEB3的时代即将来临

现代 社会 对存储和流量技术有哪些突破进步呢?下面简单给大家梳理一下。

目前的互联网都是中心化的流量和存储。随着世界发展,诞生了***网络,***网络是一套分布式的存储和流量系统。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第一,***网络只能对单个文件进行传输和分享。第二,***网络并没有激励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加入***网络,但是并没有主动去保存,分发文件的意愿,因为这对于参与者来说是没有好处的。

随着***网络缺陷的暴露,诞生了IPFS。也就是Filecoin项目方协议实验室研发的IPFS系统。IPFS是***网络的升级版。它于***网络的基础上加入了文件夹系统。在IPFS系统中,可以直接传输和分享文件夹。其他人也可以直接从文件夹里浏览相关数据和文件等等。

但是IPFS和***网络一样,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没有激励体系。第二:文件在传输的初期,由于存储文件的节点非常少,效率非常低下。比如A上传一个文件,B需要检索,只能从A检索。因此效率很低,如果C要检索,只能从A,B这两个节点检索。如果A,B都关机的话,文件将不会被检索到。这就是IPFS和***网络存在的问题,它们初期传输效率及其低下,只有文件被无数次检索,在节点中广泛分布的时候,传输速度才会变得非常快速。所以***网络和IPFS系统,它们都是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如果检索一个在节点中分布比较少的文件的话,检索能力是非常弱的,传输速度也很慢。为了解决这个激励机制的问题,协议实验室他们开发了Filecoin这一条供应链。

Filecoin和IPFS是两个概念,Filecoin其实是将现实中的IPFS搬上区块链。而区块链特点是去中心化,节点之间是互不信任的,节点间传输的数据,都要重新验算一遍。这导致区块链的性能非常低下。IPFS上链以后就形成了Filecoin。因此Filecoin也受制于区块链性能的影响,导致无法对有效数据进行撮合,也没有办法实行高效检索。而Filecoin实现了数据在区块链上的存储,这个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贡献。随后又出现了SWARM和BZZ,但BZZ由于没有爆块激励机制,只有一个流量的结算系统,目前看来是失败的。但是BZZ相对比IPFS和Filecoin,也做出了一定改进:一套主动分发的机制。举个例子:当我上传一个视频,该***会被节点主动分发。***就会迅速缓存到多个节点。因此BZZ在流量的结算以及高效的检索上都有非常突出的贡献。虽然它留下了技术贡献,但它仍然是一个失败的项目。

从目前来看,流量和存储在区块链领域都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其次就是区块链性能的问题。经过多年的进化,Layer0,Layer1,Layer2也经过不断的实验。近几年在Layer1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与包括专利。相信高性能公链的突破很快就会出现。

因此,想要建立一套真正类似于web3这样的区块链网络,应该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高效的检索。第二:对存储和流量分别进行激励。第三则是一定要有授权的访问体系。授权的访问体系就类似于大家在看***网站时需要支付费用才能获得数据。在传统互联网的世界有很多变现的渠道。而区块链的互联网世界刚刚成型。因此生态建设者能够直接获得一定的收益。这样才能够促进生态的繁荣,也能够让生态的建设者能够持续贡献更多有用的应用,最后,高性能公链的突破也是必不可缺的一环。因此具备了以上的四个条件,web3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本内容由原创曾波老师授权,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修改与转载

Web3发展到哪个阶段了?

回看互联网发展历程,其在Web1阶段完成了传统广告业数据化,在Web2阶段完成了内容产业数据化,在移动互联网大潮催化下完成了生活服务业数据化,最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算法支持下,万物互联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最***。互联网发展看似走到了尽头。

但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与代币化经济的Web3让人们看到互联网发展新发向,于是,风投基金、创业团队与意见领袖们一拥而上。

那么,当下的Web3进化到了哪个阶段?围绕Web3又有哪些争论与探讨。

1、Web3发展到哪个阶段了?

回顾Web发展史也许会对Web3发展带来启发。

如果从1969诞生的阿帕网算起,截止2021年,互联网已然走过52年的生命历程,可以说互联网的52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全球性史诗,也是人类文明与生产力光速发展的半个世纪。

互联网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些关键阶段。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推出阿帕网,奠定了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属于互联网发展的开端;20世纪70年代,TCP/IP的诞生让电脑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基础协议称为让互联网具有了最初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电子邮件、BBS和USEnet等应用雨后春笋般出现,促进了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与发展。

这是互联网的史前时代。

时间来到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WWW)的诞生和商业化浪潮让互联网走向千家万户,浏览器、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等应用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点,这也是我们熟知的Web1阶段;21世纪头10年,博客、社交媒体与网民成为内容的生产主体;21世纪第二个10年,4G网络与移动设备等兴起让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互联网的Web2阶段。

那么,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能否为Web3发展带来启发?或者说Web3的当下,相当于互联网发展史的哪个位置?

也许这个问题的衡量维度有很多,如风险投资数量、创业团队、基础设施发展情况等等,但用户数必然会是衡量标准中最关键的一环。

19***年,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触及3亿,2022年全球加密资产持有人数不多不少刚好3亿!

因此,如果将持币人数等同于互联网用户数,Web3的2022就是互联网的19***。

1995年到2000年这五年间,硅谷科技圈(代表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波澜壮阔,五年间,1995年8月份网景浏览器上市,1996年4月雅虎上市,19***年5月亚马逊上市……

1995年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相遇,1996年上线了名为Backrub的基础版搜索引擎,19***年Backrub被命名为Google,而谷歌的上市则要到7年之后的2004年,如果不是在2001年两位创始人明智地引进了埃里克·施密特担任谷歌的CEO,并被后者说服相信搜索引擎最好的赚钱办法是吸引商家投放广告,并进行战略调整,这个世界也许会少一个好用的浏览器与一个开放包容的***媒体流网站。

不过,链上活跃用户数或许会是更好的参照。

根据链上数据工具Nansen在2月下旬的跟踪数据,加密世界9大主流网络(Ethereum/Polygon/Arbitrum等)7日总活跃地址约916.3万。

这一数字与世界银行统计的全球互联网用户数相契合的年份是1991年,彼时,互联网用户数占全球总人口(54亿)的0.1%-0.2%,随着万维网诞生和商业化浪潮,浏览器、门户和电子商务等应用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点,他们让让互联网走向千家万户。

吉姆·克拉克与马克·安德里森的网景、谢尔盖·布林与拉里·佩奇的谷歌、马克·扎克伯格的脸书、马云的阿里巴巴、杨致远的雅虎、马化腾的腾讯、乔布斯的苹果均诞生于这个时代。

站在当下,在Web3世界,

Ethereum/ICP/Solana/Avalanche/Co***os/Polkadot/Terra/Polygon/Near/Fantom/Flow/Harmony等公链群雄逐鹿的热闹场面,不能不从1991到2000年的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细细搜寻可供Web3参照的蛛丝马迹。

如果这一切成立,我更愿意做出这样的***设,即当下的Web3世界正处于互联网的1991-19***,鉴于这中间发生过太多令人心潮澎湃的商业***故事,如果非要将这个时间段精确到3年之内,那么1993-1995年将会是答案。

虽然,当下我们依然处于不断的争执与探索过程中。

2、争议随时都存在

发生在Web3世界的争议,围绕杰克·多西对Web3的质疑展开。

Twitter创始人兼Block首席执行官杰克·多西认为,实际上是像a16z这样的大型风险投资公司,已投入超过30亿美元用于Web3领域的投资,投资了包括

OpenSea/CryptoKitties/Dapper Labs在内的数十家加密公司,这将控制这些新的网络系统。

针对Web3,追随者表示,区块链和加密资产系统将允许用户“拥有”下一代联网游戏、应用程序和服务,而不是将所有权力和利润拱手让给谷歌、Meta和亚马逊等Web2巨头。新的网络系统意味着在下一个大型社交网络中拥有投票权与原始股份

不过,杰克·多西认为,你在Web3中没有真正“拥有”任何东西,言下之意,在杰克·多西眼中Web3就是虚无主义者炮制出来的谎言。埃隆·马斯克在转发Dorsey推特时也表示:有人看到Web3吗,我并没有发现他。

任何一项新技术到来之时,争论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西联公司1876年内部备忘录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这个‘电话’有太多缺点,没法当作真正的通讯手段。这东西本身对我们没有价值”。

在《硅谷百年史》的扉页照片与序言中,展示与描述了创业者们在硅谷这片热土之上***四射的创业历程,他们创造了甲骨文、intel、AMD、苹果、谷歌与亚马逊这些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公司,也有Go与Webvan这样资金丰厚但最终破产的创业先锋公司。

正是这些创业者们的披荆斩棘,缔造了美国长达50年的互联网软硬件科技常青树,也让加利福尼亚的圣塔克拉拉谷不毛之地变成蓝色星球之上最为富庶、最有魅力的地区——这里也是商业秩序的范本。

我也对Web3的故事翘首以盼,期待Web3的故事在这里续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