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移动互联网蓝皮书我国区块链规模化可持续应用成趋势
本文转自:人民网研究院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人民网研究院组织编写的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今日在京正式发布。其中,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唐晓丹撰写的《区块链应用生态现状与未来发展》一文指出,近年来,我国区块链产业已进入成熟期,应用的关键特征是追求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区块链应用为重点的区块链产业链结构已较为完善,经历“自然选择”过程后,已形成了一批成熟度和竞争力较高的区块链企业。但在应用生态扩大和应用标准体系化等方面还面临挑战,建议从政策、企业、应用技术和应用服务等方面综合推进。
文章首先介绍了区块链应用发展总体形势。文章指出,当前全球区块链市场持续看好,复合增长率居高不下。我国区块链市场规模保持增长,区块链应用特点鲜明,规模化、可持续应用成趋势。区块链业务形态中占比最大的为应用版块。在应用行业领域分布上,根据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的统计,2021年新增的区块链应用数量中,政务服务、金融、司法是排名前三的行业领域。

文章接下来分析了我国区块链应用生态发展情况。文章指出,我国区块链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主要围绕区块链底层技术和基础软硬件等产品和服务;中游主要围绕区块链应用基础设施、平台及服务等产品和服务;下游主要涉及区块链在各行业的应用。我国区块链产业链具有结构完备、整体基础较好的优势,但同时存在发展较为不均衡的问题。整体上看,我国区块链产业链上游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中游力量发展迅速,下游应用正在不断取得突破。未来发展仍需着力突破产业上游基础能力,加快产业中游力量培养,强化下游发展优势。此外,从区块链产业链发展阶段与特点来看,目前我国区块链应用生态已具备很好的基础,参与力量不断壮大。一方面,大型用户企业加快入场。另一方面,区块链初创企业热潮减退,产业门槛有所提高。
文章最后提出,我国区块链应用生态发展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我国区块链应用生态扩张面临瓶颈,企业投入不能及时收到回报,难以实现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围绕特定应用领域的标准体系缺乏,企业在构建行业区块链应用时常常需要同时参照原有的行业标准和区块链标准。对于未来如何推动区块链应用生态进一步发展,文章指出,一是加快政策实施落地,精准扶持规模化应用;二是结合市场需求,培育优质产品和服务;三是加快应用技术升级,推动行业应用标准研制。(刘珊)

区块链的未来发展前景
前瞻认为,中国区块链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1-2026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73%,2026年的市场规模将达163.68亿美元,且在未来20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别。
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发展迅速
2017-2020年,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IDC的数据,中国区块链行业经历了从2017年的0.85亿美元级别市场规模,到2020年的5.61亿美元级别产业规模的改变。
在企业数量方面,2020H1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达303家,同比增长274.07%。
中国区块链专利数在全球范围占比大,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在区块链行业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从专利数量上看,根据全球权威知识产权第三方机构IPRdaily联合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2020上半年全球企业区块链发明专利排行榜》的数据,TOP
100名企业主要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占比46%,其次为美国占比25%。
区块链产业园区作为区块链产业集***展的重要载体,各地方***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从产业园的位置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重庆、青岛、长沙等城市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较多,形成以北京、山东为主的环渤海聚集效应,以浙江、上海、江苏为主的长江三角洲聚集效应,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效应和以重庆、湖南为主的湘黔渝聚集效应。未来,中国区块链行业有望依托聚集效应加速发展。
区块链金融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我国区块链产业应用主要分布在金融,供应链,溯源和硬件,占比近65%。根据《区块链蓝皮书: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19)》的披露,全国区块链企业近28000家。其中投入生产环节的区块链企业约1000家,占比仅3.6%,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
未来区块链行业市场容量有望达万亿级别
区块链技术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包括区块链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
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区块链技术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研究员整理分析认为,中国区块链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1-2026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73%,2026年的市场规模将达163.68亿美元,且在未来20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别。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区块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许多行业按下“暂停键”,但科技是抗击灾难最有效的手段,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与金融、物流、供应链、政务、公益、城市管理等应用领域的结合。同时,由于技术发展不够完善,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区块链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还需探索更深层次的场景应用。
从调研数据来看,后疫情时期产业区块链主要应用方向包括:溯源.金融(含保险)监管、协同共享。存证、数字化、征信、数字资产交易等。
在后疫情时期产业区块链的主要应用方向中,溯源,金融(含保险)监管均有70%以上的企业选择,另外协同共享,存证。数字化也均有超过60%的企业选择,相较而言征信与数字资产交易选择率较低其中数字资产交易选择率低于50%仅为48%。
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领域,区块链受到广泛关注。产业区块链的应用正在加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早先技术上都是以开源系统为代表,多是面向消费者的开源项目,而现在已经增加了很多面向产业、企业特点的项目;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如互联网巨头、高科技企业等开始进入这一领域,说明产业区块链时代已经来临。
其二,区块链的出现降低了信任门槛和变现成本,让之前无法实现的一些金融和贸易场景得以实现,这样就可以衍生出一些新的金融形态,给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大空间。
虽然产业区块链应用正在提速,不过从目前情况看仍处于一个初期发展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单靠区块链技术还无法全面解决实体间的信任问题和信息孤岛问题,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也给当前的法律和监管提出了新问题。
区块链因其去中心化、难篡改的特性,成为一个由技术驱动且深刻影响经济、金融、社会、组织形态及治理的综合课题。另外,区块链技术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业务模式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对上链数据的隐私保护、存储能力等提出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区块链产业已经涉及IT、通信、安全、密码学等诸多技术领域,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这对人才培养、学校教育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应冷静对待区块链所带来的短期影响,避免高估。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法规和监管,规避区块链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推进产业区块链的健康发展。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