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带来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区块链是怎么做到的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
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区块链是怎么做到的
每天的一日三餐少不了肉类和蔬菜,这些食材的来历如果不清不楚,大家吃起来也不会安心。食品安全溯源平台为每种食品贴上了“身份证”,追根溯源地保障了我们“菜篮子”安全。

食品安全溯源运用了哪些技术?

通常,食品安全溯源平台主要运用了分布式存储技术、哈希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以及加密锚定技术。
1、分布式存储技术

传统食品溯源是将信息中心化存储,信息存储在一个服务器中。而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将数据信息打散成多个数据小块,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中。这就意味着,每一台计算机都是一个节点,节点分布的越多,区块链网络就更去中心化,网络信息就更安全。食品安全溯源平台应用区块链技术将食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信息分布在每一个节点上,即使一个节点不工作,也不妨碍其他节点的信息流动,保证信息的安全与完整。
2、哈希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
哈希算法又称散列算法。通过一个方法将信息的摘要或者字符串计算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相当于一个***。哈希值具有唯一性和单向性,既定的信息对应唯一的哈希值,修改信息后,哈希值也会相应的改变。除此之外,哈希值无法倒推出存入的信息,保障信息的难以篡改。哈希值上链存入区块后,区块与区块相连接形成区块链条,当前区块包括上一区块的哈希值,后一区块包括前一区块的哈希值,保证食品流通信息的可追溯。
非对称加密运用了公钥和私钥两种密钥,公钥用来加密或验证签名,私钥用来解密或签名,两者互相对应。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只能用对应的私钥解密,用私钥签名的数据只能用公钥来验证。运用这两类技术,不仅可以追溯食品的来源,还能全流程监控食品的流通交易过程,保证食品的安全。
3、加密锚定技术
加密锚定技术是一种防篡改的数字指纹,这些指纹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光学代码。加密锚可以嵌入到产品中,并与区块链相链接,确保产品从出发到送达消费者手中的真实性。超微型可信芯片的加密锚定技术形成加密锚定智能标签,保证标签及溯源信息不可***,并实现食品流通全过程的温湿度监测。并且,该技术结合区块链的难以篡改和可追溯特性,实现食品全方位的防伪溯源。
区块链溯源食品安全的优势
传统的食品安全溯源主要应用中心化的存储技术,食品信息存储在一个服务器中。在此环境下,食品上下游的参与者为达到个人利益,有时会篡改食品信息。在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下,食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得到了全程监控,实现了食品信息的真实透明、可追溯、难以篡改。因此,区块链食品溯源技术打消了用户对食品安全的顾虑,解决了食品生产流通各环节参与者之间的信任问题。
目前,北京市已应用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累计记录进口冷链食品超40万吨,确保了冷链食品的供应源头、物流信息和消费信息可追溯,让更多市民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专家: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周鹍鹏
区块链如何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通俗点讲,区块链=区块+链,区块是指数据形式,是以区块的形式进行存储(***用更高级别的加密技术、难以篡改),链就是分布式存储技术,区块信息存储上链之后,便进行分布式存储,环环相扣,修改单独节点无效。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进行食品安全溯源,这是区块链技术落地较为容易并且技术更加成熟的应用场景,可以应用的产品也非常多,包括常见的各种商品,高低附加值的产品。
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善大家互不信任的情况,有效改善生产关系,更加透明化,数字化呈现溯源结果。
我准备开发区块链系统,朋友介绍了广州煊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做软件开发和区块链系统开发的公司,他们的开发案例都还不错,涉及的业务内容也不少,团队实力不错。感觉这类公司的工作氛围舒适,希望自己也能碰到好的团队。
进口冷链食品加贴溯源码,区块链技术实现精准追溯
作为同是防控的重要阵地之一,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格外重要,特别是针对冷链食品而言,如何精准溯源更是重中之重。
据了解,为了全面加强冷链食品防控工作,浙江要求进口的冷链食品加贴冷链食品溯源码,通过食品溯源区块链技术实现对高发国家和地区冷链食品的精准追溯,确保冷链食品质量安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进口食品逐渐成为中国寻常百姓餐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超过57%的消费者在进口食品上的消费金额占整体食品消费的比例超过了10%。
据了解,我国进口食品种类多样,包括进口水果、进口乳制品、进口酒水、进口肉类、进口冷链食品等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今年,由于受到特殊***的影响,再加上欧美等地肉类加工企业受到影响以及国内日前不少地方进口冷链食品检出问题产品,也让不少中国消费者对进口食品及其冷链运输等环节品质安全担忧。
因此,北京、河南、滨州、合肥、徐州、陕西等许多省市持续开展进口冷冻冷冻食品专项检查行动,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近日,为进一步堵塞漏洞,防止病毒可能借助冷链运输的畜禽肉、水产品及其外包装等物品传播蔓延,确保防控无死角,其中浙江省以浙冷链系统为依托,要求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尤其是来自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食品的精准追溯,对2020年5月1日后进口的冷链食品,要求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加贴冷链食品溯源码,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赋码、扫码。
食品溯源码主要是记录原材料的原始生产数据,如生产日期、食用期限、原产地、生产者等信息的二维码标签,每批进口冷链食品都会有一个追溯码。
食品追溯码开起来虽小,但是蕴藏着与冷链食品相关的重要信息量,因为它记录着这批进口冷链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所有关键信息,消费者只要通过扫描的方式便可知道产品的前世今生。
据了解,目前食品溯源技术主要有三种,具体包括RFID无线射频技术、二维码、条码加上产品批次信息。
RFID无线射频技术主要是在产品包装上加贴一个带芯片的标识,可自动***集和读取相关信息,产品流向都可记录在芯片上。
条码加上产品批次信息是较常用的食品溯源技术。
而二维码可通过扫码查询到产品相关信息,包括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配送企业等都能查到。
浙冷链系统主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以食品经营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进入浙江供应链的首站,之后对冷链食品的赋码、扫码,实现从供应链首站到消费环节产品等闭环追溯管理,全面掌握冷链食品供应链流向。
而消费者只要通过溯源码扫码直接获知该冷链食品的产品信息,包括输出国家或地区、产地证明、生产日期、进口产品检验检疫信息等等。
伴随着消费食品升级,以及产品需求多元化,再加上开放政策的支持以及贸易便利化措施的不断完善,推动中国进口食品消费规模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包括冷冻冷藏食品)正不断丰富中国居民的餐桌。
但是在今年全球受到特殊***的影响下,食品溯源区块链技术将在浙江冷链食品流向进行溯源倒查和精准定位,并快速予以妥善处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区块链以什么方式保证数据安全
在区块链技术中,数字加密技术是其关键之处,一般运用的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即加密时的密码与解锁时的密码是不一样的。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有专属的私钥,只要把自己的私钥保护好,把公钥给对方,对方用公钥加密文件生成密文,再将密文传给你,我们再用私钥解密得到明文,就能够保障传输内容不被别人看到,这样子,加密数据就传输完毕了。同时,还有数字签名为我们加多一重保障,用来证明文件发给对方过程中没有被篡改。
作为底层加密技术,区块链加密技术能够有效保障数据安全,改变当下数据易泄露、易被利用的现状,让个人信息数据得到全面的保护,也有望给物联网、大数据、信用监管、移动办公等领域带来亟需的改变。
区块链也能玩食安 IBM「食品产销履历」用区块链技术让家乐福食品更安全
区块链不只用于加密货币,IBM就与家乐福合作要透过区块链「追踪」和「追溯」食品的来源与去向。
REUTERS/EricGaillard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动区动趋,INSIDE授权转载,原标题为《与零售巨头家乐福合作,IBM开发的区块链「食品产销履历」正式上线,走入你我生活》
据美国科技巨头IBM于10月8日发布新闻稿,在「长达18个月的测试与实验」后,终于要正式启动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食品产销履历」。
此外新闻稿也揭露,零售大厂「家乐福(Carrefour)」亦将加入这个区块链生态系。
家乐福的区块链主管EmmanuelDelerm表示,超市连锁店已经自己开发区块链系统一年多了,主要的工作都是由其内部工程师团队运作,之后便转向与IBM合作。
来自法国的家乐福在全球33个国家拥有超过1万2000家卖场,如今家乐福打算以北美为出发点,率先体验区块链技术为食品零售卖场带来的种种好处。
根据IBM释出的消息,家乐福正***在2022年以前把这项技术推展到全世界的量贩卖场。
IBM「FoodTrust」——从上游到下游一次整合
IBM在2016年时宣布启动「诚信食品」计画(IBMFoodTrust),试图使用区块链技术连接食品业从上游至下游的所有业者。该计画自2017年8月开始进入试验期,并与多家北美食品业者共同执行。(雀巢NestleSA,多尔食品DoleFoodCo.,Driscoll』sInc.,GonStateFoods,克罗格KrogerCo.,McCormickandCo.,McLaneCo.,泰森食品TysonFoodsInc,联合利华UnileverNV.)
周一加入「诚信食品」计画的还有代表与15,000家商店合作的TopcoAssociates(北美最大的零售食品联合***购组织,GPO);与零售商合作的Wakefern,其代表50家会员公司和344家商店;以及包括Beefchain、DennickFruitSource和Smithfield在内的供应商。
「诚信食品」***也可以透过一个模组让其他公司参与其中,该模组允许公司通过云端或其他应用程式将商品的相关数据上传到系统上,并且是免费的。更高级的版本涉及证书认证、有机认证以及公平贸易凭证等功能。
而据Coisk,IBM区块链解决方案副总裁RameshGopinath解释说,IBM诚信食品***的主要支柱是能够在供应链中「追踪」和「追溯」物品,例如,婴儿食品品牌中的苹果可以精确定位到特定的批次和果园;之后,如果发生污染,可以依循痕迹继续回收可能受影响的所有产品。
这显然是要求食品产出者、供应商和零售商都必须参与的解决方案,并透过「可信」和「许可」的方式发送讯息,我们将它们串连在一起,
Gopinath说。
据IBM表示,这些食品业者在「诚信食品」计画试验期间,利用食品产销区块链追踪了数以百万计的商品。
更早在2016年,美国另一家零售大厂「沃尔玛(Walmart)」就已经协同IBM在食品产销履历区块链这个领域进行测试,沃尔玛也因此数次成功追踪并销毁那些受到顾客抱怨的问题商品。
今年9月份,沃尔玛也宣布未来将要求贩售叶菜类的供给商加入这个食品产销区块链生态系。
而对IBM来说,食品业只是他们挥舞区块链技术的前哨战,毕竟IBM在区块链技术上申请的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与中国电商阿里巴巴齐名。
后缀: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区块链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