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人工智能到赋能实体经济区块链都带来了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带来从金融人工智能到赋能实体经济区块链都带来了什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从金融人工智能到赋能实体经济区块链都带来了什么

对于信仰者来说,区块链就是心中的诺亚方舟。

从金融人工智能到赋能实体经济区块链都带来了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罗金海

从金融人工智能到赋能实体经济区块链都带来了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蓝色幽灵船昏暗斜阳,海面上飘落着一抹幽蓝……

这是一艘混杂着黑暗与希冀的幽灵船,虽无人驾驶,却满载乘客,船的名字叫“区块链”号。它的乘客与水手来自世界各地,各具独立意志,***航向不同,却选择同一艘船共渡彼岸。

从金融人工智能到赋能实体经济区块链都带来了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此岸到彼岸,1000个乘客眼中有1000艘“区块链”号:

对于加密学者来说,它是通往至暗之地的“海盗船”;

对于中本聪来说,这是前往理想圣地的“独木舟”;

对于极客者来说,它是穿梭在0和1海洋中的“冲锋艇”;

对于科幻爱好者来说,这是拯救人类的“蓝色空间”;

对于自由主义者来说,它是重建世界的“五月花”;

对于人文哲思者来说,这是拷问灵魂的“忒修斯之船”;

对于经济学界来说,它是颠覆传统金融体系的“泰坦尼克”;

……

当所有这些符号加起来,区块链就是这些人眼中的“诺亚方舟”。因为这些乘客和水手知道,它将载着他们驶向新的大航海时代。

从2008年勾勒草图,到2009年正式启航,这艘幽灵船一路行来,遭遇技术暗流,途经算法险恶,划过黑客险礁,见证人性善恶,穿越众声喧哗,它从加密世界的港湾悄悄出发,短短十年时间在现实世界搅起惊天骇浪。

它到底来自哪里?又将驶向何方?

加密世界的“荷兰人”号区块链从不是来颠覆互联网的,它是行驶在互联网汪洋中的“荷兰人”号。

海上传说没有比“荷兰人”号更著名的了,它被多次用于绘画、恐怖故事、电影,甚至歌剧。

有人说它是魔鬼掷下的骰子,被诅咒在海上航行到审判日。

Internet(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奇迹,标志着“从人脑到众脑”时代来临,人类开始了真正的时空穿越,我们终于能拯救自己的灵魂了。

而当大众都在为此狂欢时,有一个群体却在冷静审视未来。

他们是人类加密朋克组织,这个组织集中了人类最敏锐的大脑。

这些人天生与机器为伍,没有人比他们更懂代码未来。

甚至可以说,这些人的思维特点就像机器。

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

1991年3月,第一个连接Internet的友好接口在明尼苏达大学开发出来。

1991年6月,Internet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

……

此后,被商业资本介入的Internet一发不可收拾,全球化浪潮迅速席卷人类的每个角落。

大部分人为眼前变化欢欣鼓舞,只有加密朋克沉默不语,他们从后台看到私人领地被公权力步步蚕食,看到隐藏在互联网背后的商业巨头将隐私数据纳入己有。

人性是不靠谱的,社会契约论并不一定适用于数字世界,必须在互联网这浑浊大海里建立一艘“荷兰人”号。从1762后到今天,是开始构架数学契约论的时候了。

1992年,以蒂莫西·梅为发起人,美国加州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秘密汇聚。出于对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和NSA(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警惕,这些技术自由主义派偷偷成立了一个“加密朋克”小组,以捍卫数字世界的公民隐私,议题包括追求一个匿名的独立数字货币体系。

早期成员涉及“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BT下载”之父布拉姆·科恩、万维网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爵士、智能合约概念提出者尼克萨博、脸书(Facebook)创始人之***恩·帕克。当然,还有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

他们是《V字仇杀队》里的面具男,试图创造21世纪的“加密新宗教”。

他们也是数字世界的赛博朋克,试图建立互联网之外的“Zone圣地”。

经过加密圈先驱的反复测试,这艘“荷兰人”号理念初现,他们以数学的名义起誓:以ECC椭圆曲线为基础,以去中心化为精神内核,以SHA256算法为最后的堡垒,试图对抗混沌互联网中的商业巨头和国家垄断!

到了建造新船的时候了,这艘船到底何时建成?又将何时出发?

它的船长是谁?时代为何选择了中本聪?他如何完成这样的特殊使命?

中本聪的“独木舟”迄今为止,仍然无人知晓中本聪是谁。

有人说他是来自2140年的“未来人类”,为人类与AI的终极决战准备算力。

有人说他是加密朋克大佬乔姆、戴维、芬尼、瑞特和萨博的合体,中本聪只是集体的抽象概念而已。

现在看来,他更像是来自《黑客世界》中的尼奥,是一个觉醒的BUG!

2008年11月1日,一封不起眼的帖子出现在加密朋克世界:“我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电子货币系统,***用完全点对点的形式,而且无须受信第三方介入。”

加密朋克们心中的“荷兰人”号详细图纸就这样出来了,中本聪构想了一种可以“不受任何政治力量或金融力量操控”的电子货币——比特币。对此,戴维、芬尼、瑞特、萨博等大佬也半信半疑:真的可以这样,这可是加密朋克们梦想建立的金融新世界?

中本聪没有在意他人的反应,依靠他人是不可能的,还是得自己亲手来构建这个世界。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从下午一直忙到黄昏,在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创建、编译、打包了第一份开源代码。[1]尽管这份代码非常简陋,至今仍被很多程序员嘲笑,然而它还是正常运行了SHA256运算、RIPEMD-160运算,写入版本类型、Base58编码。

2009年1月3日18点15分,比特币世界的第一个区块(block)被创建。此后,这天被比特币信徒称为“创世日”,而这个区块被称为“创世块”,中本聪则成了“创世主”。

这一天最终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

回顾比特币的“创世日”,一起接着捋捋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之间的关系:

1.区块链是为比特币而生的,在比特币被发明之前,世界上并不存在区块链。

2.区块链是比特币原创核心技术,而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杀手级应用。

3.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并不等于区块链技术。在比特币之后,人们参考比特币中的区块链,***用类似技术实现了各种应用,这类技术最终被称为“区块链技术”。

自2009年1月3日开始,中本聪一个人驾驶着一艘名叫“比特币”的独木舟,从加密朋克的港湾出发,从北欧的极寒之地起航,向自己的圣地进发。

没有人知道这艘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小舟到底能行驶多远,从船长到水手到乘客只有中本聪一个人。但这艘小船与众不同,它会随着风生长,风浪越大,它成长得越快,到底有多少人响应他挂起的“无头风帆”,开始陆续登上这条小船,一起开启属于新生代的漂泊之旅?

技术极客们的“***潜水艇”最先登上中本聪小船的是技术极客和科幻爱好者,2009年到2011年,这是属于他们的世界。

我们先谈一谈技术极客:这些人对新技术有极高的敏感度,在普通大众还没有意识到加密货币价值的时候,他们已经被中本聪船长的美妙设计震惊了。

这些人天生痴迷于披头士乐队的歌曲《***潜水艇》:

在我出生的家乡小镇,居住着一位老船长

他常对我们讲起一生往事,在那潜水艇的王国里

我们起航逐日,直到我们找到一片碧绿之海

……

他们渴望将船长的“独木舟”改造成自己的“潜水艇”,然后一起去寻找心中的碧绿之海:

2010年,幽灵船上的“大副”加文·安德烈森开始提交代码优化比特币系统,中本聪消失后加文以首席科学家身份直接接管船长之责;

2010年11月16日,加密学大咖哈尔·芬尼将中本聪赠送的10比特币花了出去,完成了加密货币史上的连续转账;

2011年,在父亲德米特里·布特林(DmitryButerin)引导下,17岁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Buterin)开始接触刚刚2岁的比特币;

2011后,EOS的创始人BM(真名DanielLarimer,Github上用户名Bytemaster)则一边与团队反思比特币机制的缺陷,一边思考有没有更好的算法机制。

中国人接触比特币并不晚,极客能迅速感知到区块链的力量。

以中国比特币史上最神秘的人物“烤猫”为例:

2011年烤猫开始接触比特币,2012年在GLBSE***成功进行了公募,他是中国最早制造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专用集成电路)矿机的技术天才之一。2013年身家过亿,手握全网20%的算力,辉煌过后,却在2014年底2015年初,突然失联,人间蒸发。

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是2014年8月2日,烤猫公司举办“百万T算力时代”线下沙龙。与会人员包括币行创始人星空、比特币中国创始人杨林科等。

那天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当主持人邀请烤猫上台时,一个单眼皮瘦高个男生,穿着一双拖鞋,面无表情地走上台,连自己都没介绍,就开始讲一大堆的数据……

烤猫是比特币历史上无法绕过去的一个典型性技术极客。

除了烤猫,2009到2011年之间,有目标的中国极客也陆续登上这艘“***潜水艇”:

江湖人称“行长”的星空开始了他的区块链创业;

墨不一创立了比特币的导航网站BTC123;

ziyanjoe在微博谈比特币并普及开源硬件;

嘉楠耘智的张楠赓退学下海开始研究矿机;

七***仙鱼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矿池;

杨林科创立了比特币中国***;

纵横四海创立了p2pbucks;

沈波在默默地关注区块链世界的人才;

……

科幻爱好者们的“蓝色空间”与技术极客同时迷恋上区块链的是科幻爱好者。

这两者之间也有重叠,很多私幻作者也是知名极客。

这是一个敏感细腻、深刻通透、热恋技术的群体,对新生事物有着极其强烈的兴趣。

2011年,身为科幻作家的长铗,与吴忌寒、老端三人创办巴比特,从此华人区块链世界有了自己的阵地。巴比特从2011年开始,成为区块链世界的第一媒体。

进入币圈之前,长铗是科幻圈内知名新锐作家,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我2002年与他相识,那时候我们都还迷恋于科幻写作。十年后,长铗偶然在网上发现一篇我写的《比特币唤不醒“斯德哥尔摩症”患者》,二人又在区块链世界里相遇……

巴比特的另一位创始人吴忌寒也是科幻爱好者,现在是大名鼎鼎“比特大陆”的创始人,谈到《三体》这部作品时,眼神就能发出光来。他是一个完全沉浸于数字世界的金融天才,他最亲近的朋友怀疑他根本就没有法币。

与吴忌寒并肩作战的“蚂蚁矿机”合伙人詹克团,它将比特大陆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命名为SOPHON(算丰),灵感来源于《三体》中“智子”的英文译称Sophon。他第一次在区块链世界公开演讲的契机,也仅仅只是因为想与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台表演。

烤猫则常年爱穿印着“Don’tPanic”的上衣,而那正是《***系漫游指南》中的经典原话“不要惊慌”。

烤猫的早期投资人,玄链创始人“疯狂小强”早期也在起点连载自己的科幻***。

还有Fcoin创始人张健创办的“歌者资本”,是源于《三体》中的“歌者文明”。

“通证概念”的提出者元道,对2140这样的区块链科幻社区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

早期的比特币玩家一起聚会时,聊着聊着就聊到科幻了。

2018年6月,巴比特在乌镇举办“区块链里的科幻世界”跨界圆桌论坛,刘慈欣的出现点燃了整个会场,现场500多人的位置差点被挤爆。身边一位币圈大咖一直在埋怨:想给刘慈欣送点礼物都挤不进去,这是什么世道?

在区块链世界,虽然一直没有刘慈欣身影,但一直有刘慈欣的传说。

刘慈欣谦称自己不了解区块链,但他的发言证明他正深入其中:“没有在科幻中见到类似区块链的东西,区块链确实有科幻色彩,我们处在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区块链在虚拟世界里建立起信用系统,这是以往没有的。”[2]

除了刘慈欣,更多科幻作家也在关注区块链。

与刘慈欣同时出现在乌镇的陈楸帆,他***在区块链领域发行版权链。

华人科幻作家刘宇昆新写下《拜占庭移情》一文,与区块链算法息息相关。

郝景芳在《人之岛》里谈到宙斯是一种“分布式”存在,也在向区块链靠拢。

在科幻爱好者的眼中,区块链承载着自己的价值体现和未来梦想,它既技术又哲学,既科学又理想,既现实又超越现实,它像《三体》***中的“蓝色空间”号,承载着***系人类的更高梦想。

自由主义者的“五月花”2011年7月,《南方周末》发表文章《比特币,史上最危险的货币》,这是自由主义者第一次在区块链世界发声。

但只有真正读懂了区块链技术原理,拥有真正“自由情怀”的人才会将“区块链”视为通往自由之地的“五月花”号。自2012年,自由主义者开始陆续登上区块链这艘幽灵船。

2013年NEO创始人达鸿飞接受南都网***访时曾说:比特币爱好者是自由主义者,也可能是疯狂极客们,没有计算机背景的用户不太会接触到比特币,而没有自由主义倾向的技术人员即便接触也不会去深入思考比特币将会带来的浪潮。

很多经济学出身的自由主义者因没有技术背景,很难理解比特币背后承载的价值,他们一开始便站在了区块链的对立面。

最著名的反对派就是郎咸平,他最有名的金句是:“你给我比特币,我是不要的。”

一直被认为具有偏自由主义的财新网则发表了数篇攻击比特币的文章。

……

而对于区块链,显然是那些具有革新思想和技术背景的自由思考者更易接受:

朱嘉明,被誉为“中国改革四君子”之一,是最早愿意了解区块链的经济学者;

韩锋,亦来云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博士,谈到区块链与财富观时,自由主义理想信念澎湃;

刘昌用,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区块链领域资深科普学者,自由主义理念的身体力行者;

洪蜀宁,发表了体制内第一篇比特币学术论文《比特币:一种新型货币对金融体系的挑战》;

李真,奥派经济学追随者,早期稳定币万事达币(Mastercoin)中国管理员

老猫,做过加密货币电商平台“菠萝集市”,硬币资本合伙人,自由主义理念贱行者;

赵东,具有技术背景,墨迹天气创始人,骨子里有强烈的自由主义者情结;

许子敬,HC创始人,当年为了传播比特币的自由主义理念当上百度比特币吧吧主的火星人;

超级君,币信的联合创始人,比特币早期布道者,也是自由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叶汉鑫,中国算力创始人,是从矿工团队里走出来的自由主义者;

黄世亮,最早在烤猫公司打工,后来在各大平台专职宣传区块链,自由的布道者;

胡翌霖,北大哲学系博士,从事科学思想和技术哲学交叉研究;

熊二,奥派经济学追随者、前币科技联合创始人;

币民南宫远,这也是在微博上极其活跃的自由主义者;

2013年就在微博上布道的“货币之王比特币”;

写下许多优秀内容的“不卖自萌VV酱”;

……

2013年之前,自由主义者是区块链这艘“幽灵船”的最大群体。

先锋创业者眼中的“小猎犬”号2013年是比特币的转折年,创业者开始转向区块链世界。

区块链首次开启商业化之旅,创业者将这艘船视为“小猎犬”号。

构成这个江湖的大多数人都是寂寂无名之辈,他们不属于社会主流力量。

在他们眼中,互联网世界已经没有任何机会,而区块链这个大部分人不理解的灰色世界,正是野心家眼中的机会。

这些人不甘心在BAT的版图里闪展腾挪,在他们眼中,格局未定、前景莫测的币圈世界,正是风起于青萍之末的创业之时。

这些野心家分布于全国各地,没有办法全部统计出来,我们以北上深杭作为据点进行剖析:

北京有星空(币信)、李林(火币)、***星(OKCoin)、二宝、洋洋、赵东、文浩、张楠赓、张寿松等。

上海则包括初夏虎、暴走恭亲王、达鸿飞、徐义吉、巨蟹、比特咕噜(鲁斌)、王星、赵长鹏、何一等。

深圳圈子最为杂乱,蒋信予(烤猫公司)、罗金海(币须)、申屠青春(***币)、刘爱华和芳芳(币看)、姚远(币汇)、黄天威(比特时代)、花松秀(2014年进入深圳)、翟文杰(龙矿)、廖翔(闪电矿机)、杨建军(比特币国际)、王晋(比特帮)等。

杭州则是以巴比特的代表人物长铗、朗豫、宋欢平、屈兆翔为核心,在这里埋下创业的***。

在这四个城市里面,北京的创业一开始就结合了资本力量,李林主导的火币网和***星创立的OKCoin两大***超越了比特币中国,成为比特币交易的中心,加上比特大陆、币信和比特派,北京在区块链的创业中又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

上海创业帮则熟练运用自己的资本运作能力,初夏虎、暴走恭亲王、达鸿飞、徐义吉等都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和说服能力,2013年虽然没有多少具体项目,但在2017年机会来临之时体现得淋漓尽致,2013年时赵长鹏还在BlockChain打工,何一还没有去OKCoin。

深圳人民喜欢实干,老实地自掏腰包做实体项目,在各个领域都有涉猎,是区块链早期应用探索最全面的城市。但2017年之后,深圳的实干型企业都非常谨慎,因为在2013到2015年之间受过伤了。

杭州聚集了一群区块链信仰者,现在杭州能崛起为区块链商业中心,除了杭州***积极接纳新思想和新技术之外,巴比特的坚守也功不可没。

2013年开启的这一轮创业极有意义,这些与达尔文类似的先行者登上了“小猎犬”号,为区块链新世界积累了厚实基础,探索了整个比特币产业链,而且有很多落地应用出来,从ATM机到硬件钱包,从跨境支付到电子商务,创业者全都尝试了一遍。

2013年这一年是区块链时代极其辉煌的一年,它是区块链创业者的起点。未来的区块链文明史,很有可能和这一代人紧密相连。

投机者眼中的“泰坦尼克”2014和2015年是区块链的寒冬时代。

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从这天开始,比特币走入下行通道。很多比特币创业公司苦苦挣扎,大批的创业者离开了这个圈子,一起走过来的比特币圈小伙伴一定能感知到以下的路径图:

比特币在行情4500美元的时候,比特币的创业者聚在一起撸串。

比特币在行情3500美元的时候,北上深杭还能找一帮子人聚会。

比特币在行情2000美元的时候,很多比特币创业者开始卖币为生。

比特币在行情900美元的时候,再也没有人谈及比特币了。

万马齐喑,暗无天日。

……

2014年3月,久负盛名排名世界第一的比特币***Mt.Gox破产,无数比特币的早期玩家被埋进深坑。这座神殿的坍塌让很多人对比特币失去了信心,毕竟Mt.Gox在很长时间是比特币价格的灯塔。

同时,中国两大***引入可以做空的期货交易,更多投机者开始“做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比特币价格连创新低。

2014年5月,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Buterin来到中国传播他的以太坊理念,整个币圈还沉浸在这种凝重的气氛中。

在深圳第一次见到Vitalik时,他稚气未脱,身材瘦削,精灵般的蓝色眼珠透露出清澈而温暖,像个邻家小男生。他讲话语调平缓,缺乏***,以至于下面的人听得昏昏欲睡。已经进入币圈寒冬,没有几个人真正在意Vitalik讲了什么,后来在网上传播的那张Vitalik在深圳的合照,集齐了现在币圈的半壁江山,Vitalik躲在后排右边的第四位,小脸还被蚂蚁矿机的李盈菲和比特币国际的杨建军挡去了一部分。

每个人都想在这样的会议里寻找机会,比特币前途晦暗不明。

2014年是一段备受煎熬的岁月,就算信仰者仍然认为比特币一定会成为未来“货币之王”,但没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也不得不另谋他路。

2015年初,中国发生了两次规模较大的丢币***。一个是比特币存钱罐的跑路,另一个是比特儿被盗8000多比特币。区块链这艘“泰坦尼克”被这些暗礁撞伤了无数次。

2015年8月我从深圳跑到了北京卧佛寺参加财新网举办的版权会议,晚上喊了星空,星空叫来了赵东。三人坐在卧佛寺庙天井,谈起币圈物是人非,彼时赵东负债数百万,星空认为币须网、ColaPay都是好产品,想撮合我们合作,让做实体的和做运营的联起手来,也许这事尚有转机。

那晚卧佛寺天黑如墨,只余小院子里一点昏黄灯光,三人也不知道谈到什么时候,我只记得送他们出寺时,根本就看不清楚前行的路。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信仰者坚持了下来,无路可去的人坚持了下来,拿了投资的大***坚持了下来,重资产的部分芯片商坚持了下来。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矿工走遍中国寻找低价水电,仍然在坚持拓荒式生存。

2015年,如果说区块链世界还有一丝温暖的话,那就是万向集团高举“区块链”大旗成立区块链实验室,开启了区块链金融的大门,给币圈打了一剂强心针。在这里要感谢肖风和沈波,他们在区块链危难的时候站了出来。逆潮流而动,并能创造趋势,意义非凡。

上海证券***前总工程师白硕,认为区块链的本质特点是可编程性,从科技金融方向曲线支持区块链。还有孟岩和元道这些传统IT圈的互联网创业者,他们从技术的角度中立去看待区块链,与比特币的理性主义者遥相呼应,不再强调自由主义这些原教旨理念,而是将“区块链”概念抽离出来,让更多人从技术层面了解比特币是什么。

这是艰难的两年,很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因为坚持不了而倒闭,许多优秀的项目也中途夭折。

对于2013年涌入区块链这艘“幽灵船”的投机者而言,区块链成了那艘即将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随时有可能折戟沉沙。

新锐资本眼中的“***”2016年寒潮暂退,但大部分人没有感觉到春天来临。

历经2013年的比特币洗礼,很多金融圈精英一直在思考区块链与自己行业的结合。

从技术层面来讲,2015年以太坊的出现,给区块链世界创造了一个新大陆,对比特币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区块链上,一些传统机构开始思考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

2015年到2016年之间出现的超级账本和R3联盟,给区块链世界带来信心的支撑。虽然冬天尚在,但世界似乎已经在悄悄改变。

2016年7月8日比特币产量减半,这一天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却为比特币后期价格的飙涨埋下伏笔。

2016年8月份小蚁第二期成功众筹到6119BTC,让币圈很多人为之震惊,最具有资本头脑的一群人已经闻到春天的气息。

2016年底,由于中美之间的汇率之争日趋激烈,资本圈和金融界最新锐的力量已经意识到加密货币可能提供新的渠道,暗流涌动,金融助力,这些人对区块链表达出一种相见恨晚之意,来自加密世界的幽灵船在他们眼中不再诡怖可怕,而是争先恐后搭上通向未来世界的“新航母”。

2017年ICO(InitialCoinOffering,首次币发行)横空出世后,全世界为之动容,一切已经不一样了。

“区块链要颠覆互联网”,很多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2017年是载入区块链史册的特殊年份,它与2013年有点类似,商业资本疯狂涌入,骗子横行,泥沙俱下。但与此同时,各种新团队、新技术和新应用也纷纷涌入,新生的区块链世界和传统的互联网世界要联通了。

新生力量的介入,区块链世界天翻地覆。

2017年以来,动辄百倍回报的项目俯拾皆是,特别是那些优秀项目。区块链开启的财富效应让互联网世界垂涎不已。

EOS(EnterpriseOperationSystem,一种智能合约平台)项目融资42亿美元,成为史上最成功的众筹区块链项目。

加密通信提供商Telegram,在只有200人参与的私募活动***筹得资金12亿美元。

IPFS项目仅仅出售10%的份额就筹集到了2.57亿美元。

这段时间国内也涌现许多优秀的区块链项目。

各大公链就不讲了,NEO、比原、元界、星云这些币圈老人项目开始了新的长征。

2017至2018年,一些新的项目也熠熠闪光:

联盟链有李伟主导的国产自主可控的Hyperchain;

何斌以ERC20(EthereumRequestforComments20,一种智能合约的设计标准)为切入点占领加密货币钱包的制高点;

李俊发布的基础公链“本体网络”也得到技术宅的关注;

还有传统众筹平台“开始吧”转型的SLife项目;

……

项目之外,token(通证)资本纷至沓来,开始包装自己的区块链身份;

更多新生代想抢班夺权,希望在“幽灵船”上打下自己的烙印。而其中,也有不少骗子也开始伪装成专家,在这个新的财富神话时代,为成为“币圈网红”无所不用其极。

……

2017到2018年是一个“西部掘金”时代,各种新概念新技术也被推广开来,从EOS到IPFS,从ERC20到ERC1404,从公链到D***,从币改到链改,从token经济到稳定币,各种未来的区块链生态扑面而来,包括传统的互联网巨头也没有办法淡定,网易的“星球基地”、百度的“度宇宙”、阿里巴巴的“麻吉宝”都一个个抢赛道。与此同时,各种专家、高校、垄断型互联网企业,包括***都趋之若鹜,抢夺这十年来技术极客和早期布道者创造的加密世界的话语权,重建自己的中心节点。

那艘中本聪一人驾驶的“独木舟”,已经成长为“***”。

通往世界尽头海面上的那一抹蓝色幽灵,虽历经十年风浪,但航向未变。

当然,它不仅仅是一艘船,它是一段开源程序、一种密码算法、一个P2P的电子支付系统、一台世界性的计算机、一个人类新的底层操作系统……

2018年,区块链世界仍然隐藏在迷雾之中,这艘幽灵船还在继续它的诡异之旅。

没有人完全清楚未来的方向,这艘幽灵船也一直在变换它的模样。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可能赋予它新的形态。

如果想要真的找到彼岸世界,只能和它一起走向世界尽头。

区块链对于实体经济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区块链技术被誉为颠复时代的技术之一,有望推动整个实体经济的技术、框架、效率以及模式的变革。如此光环之下的区块链技术被给予厚望,也处于舆论的刀剑上,不论是区块链技术的何种应用被发掘,总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以平和的角度去看区块链,不外乎就是一项技术,并不神秘也不玄妙。技术本身无罪,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总会伴随相应的泡沫,将区块链技术结合行业落地场景才能体现其潜在的价值,而与实体经济产业相结合的契合度才是决定区块链未来前景的关键因子。

就目前现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多数仍在概念的语境中,就算是金融业也只能少部分去应用到区块链技术开发,要达到完全融合的程度需要切实改变产业规则、降低行业成本、提高行业效率以及改善投资环境等,才得以充分体现技术创新的价值。未来的形式必将是区块链技术高度赋能于实体经济产业,形成第一批有实际意义的“区块链产业区”,走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趋势大潮。

这样说,区块链如何赋能于实体经济?

其一,区块链将发挥“为实体经济降成本”的作用。目前实体经济成本高、利润薄,导致资本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在经营成本中,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占比不低,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这两部分的成本。

其二,区块链将发挥“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的作用。增进产业协同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很多产业,产业链协同效率仍然不高,在国际贸易领域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其三,区块链将发挥“构建诚信产业环境”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合作伙伴建立信任的过程仍然较慢,各类信用信息获取难度较大,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通过“交易上链”,各方面可以更为便捷地查询到交易对手准确的历史信用情况,可以更快地建立合作机制;银行也可以更安全地基于交易记录对企业授信,推动解决诚信经营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除此之外,区块链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很大程度上避免违约与欺诈,也能结合区块链资产钱包做高效便捷的支付场景应用。早在区块链圈内,已有不少创新论坛以及行业峰会瞄准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方向,结合当地经济产业进行落地优化,如世界区块链大会-澳门站就打算与当地的经济产业做一次深度融合,以魔链钱包的支付手段,运用和普及区块链资产。

据悉,世界范围内的区块链产业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如丹麦、荷兰、挪威能欧洲发达国家已将区块链技术结合物联网溯源进行船舶货物运输,在智利、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也都将区块链技术赋能于能源开发和储量评估,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以区块链资产的角度切入文化版权市场,提升***效率,改善内容输出的经济条件

区块链技术在经济学领域有什么实际应用

因区块链技术最先产生的数字货币对金融领域造成巨大的冲击,研究和应用区块链技术成为当今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本质上来说区块链技术仍然属于一种技术手段、工具,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在实体经济领域的应用都是平行的,既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但又有一定的交叉,也就是说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间接的。 1、无论金融还是实体,供需之间交易的基础之一是信任,现行的银to企、企to企、企to人等都是以货币为纽带。而货币的发行权在国家,经营权在银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广泛应用,今后企业与企业,或个人与个人之间可以自组织发行数字货币(数字信用),银行的地位将从目前的垄断经营变成市场平等竞争经营。所以金融领域广泛应用区块链技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 2、区块链技术是现实(实体)与虚拟之间的桥梁,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对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里进行再造、重构和新定。如现实的纸币在虚拟世界里的数字货币,现实股票交易在虚拟世界里的股票数字化交易,现实的进出口贸易在虚拟世界里的数字结算、数字清关、数字单证、票据等等,可极大的提高了业务流程的效率,节省交易的成本。目前所有交易都离不开银行,银行在交易中起到了中心枢纽的作用,银行应用区块链技术必定提高其结算的效率,间接促进了实体经济的效率,但今后这种影响会逐步减弱。因为区块链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它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就是一个无中心的网络系统。 3、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是将目前互联网流动的信息价值化和信用化,通过区块链将互联网内的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文化价值)的信息,进行重组和新构形成价值互联网,其意义十分重大,无论是对金融行业还是实体经济都将带来革命性的促进作用。

区块链究竟将会带来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改变生活

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要理解清楚就必须去深入的了解它,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也是随着各方面的应用而越来越清晰,区块链概念在国内逐渐热了起来。具有去中心化、无须中心信任、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特点的区块链技术正在走进***决策、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的视野,至少已在数字货币、支付清算、信贷融资、金融交易、证券、保险、租赁等七个领域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践应用。

区块链的应用阶段,区块链1.0是分布式的数据布置架构,其实,现在任何IT技术变化的底层是人类对于数据的储存、调用、应用的变化,导致后来一系列的相关的IT方面的变化。区块链同样如此,新的分布式、公开化的基于密码学的数据库的布置架构重新设计。同时在区块链2.0时代,会出现类似于SAAS、PAAS、IAAS,普通的消费者根本不用花时间理解区块链上面的东西,只要使用基于区块链的BaaS应用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就行,而开发人员,只需要调用各种未来会出现的区块链平台,以及各种中间件和API,在区块链上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区块链2.0将是区块链真正进入应用的时代,真正进入各行各业的时代。区块链3.0时代,因为数据库的布置架构发生变化,开发平台发生变化,商业范式也将发生变化,自然而然,生产关系会发生变化,举个例子,在媒体行业,现在各种各样的纸媒、杂志已经被互联网媒体,以及被各种自媒体颠覆,其他行业会不会这样?我们现在中心化生产,中心化***调度的形式,会不会被自生产、自管理、自组织的新生产和分工形式颠覆?目前的各类中心化平台或者组织的角色是信用的被托付方,个体将信用托付于组织和平台,由中心化的组织和平台代为管理生产资料,组织生产过程,分配分配生产收益。在区块链时代,主体和主体、设备和设备自成点对点分布式的生产和合作体系的时候,平台的角色是什么?区块链时代平台不会少,但是平台以什么状态存在?那个时候的平台将退到后台,但是影响力比现在中心平台更重要,因为它的角色是价值定义,以及维护价值网络的存在、运行和稳定。想象一下,有人能够定义什么是价值,一块宝石,就算是钻石,也不过是一块矿物,但为什么能够有价值?背后其实是社会大众赋予其价值,而区块链时代,通过技术和商业,就可以实现价值的个性化定义。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很多习以为常的商业范式都会发生变化,分布式自动化组织,这种是自生产的新商业模式,有一个区块链企业正在住宿业部署其应用,如果按照传统的商业眼光来看,其实就是一个智能门锁,但开发者通过区块链使智能门锁成为一个房屋使用权的转移媒介,租赁者先支付租金,然后通过区块链获得交易确认,然后租赁者获得智能门锁的密码,到期后,智能门锁的密码会自动更换。由此案例可见,平台企业的角色慢慢从生产资料的管理者、生产过程的组织者,生产产品的分销者,以及生产收益的分配者,退到了价值网络的后面。企业角色变成定义价值,设计协议的机构,但是又获得超额的收益,这个收益在于价值网络的定义权。

可以大胆展望一下未来十年整个区块链革命的路线图会是什么样,可以把2014到2016年称为区块链从0到1的过程,这两年内,区块链从比特币中被抽象出来,并且得到完善和升华,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传统组织开始审视区块链,并且开始在内部研究部署私链作为试验,有前瞻性的企业组成联盟,共同部署区块链。

2017年到2020年是概念验证的过程,金融企业开始在有限的业务中***用区块链作为概念验证,其他行业也开始认识区块链,先行者开始同步试验***用区块链开发行业应用,同时平台型区块链独角兽出现。而我们能源区块链实验室,作为世界首个专注于开发区块链+能源应用的机构,将和在座所有企业和团队携手开发区块链+能源的应用。

2020-2025年我们将初见颠覆,由于区块链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区块链将在部分新兴行业内开始出现颠覆现象,例如众筹、共享经济、电动汽车、分布式光伏、储能等,在这个阶段内,大批应用型区块链独角兽将出现。

2025年以后区块链新经济将出现,就像目前的互联网经济一样,基于区块链、AI、物联网的下一代信息网络将演化出新的经济模式,基于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DAO和D***大量涌现,区块链+AI,区块链+物联网,区块链+量子计算,将会形成合力,以排山倒海的态势冲击所有行业,就像当初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造一样,新经济重塑生产关系,企业和商业模式的定义需要重新定义。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改造必然有成功,肯定会有大量的失败,就像O2O最火的时候,恨不得把上厕所都滴滴一下。所以区块链需要有人试错,需要有人预见问题会发生在哪里,我们能源区块链实验室的另一重要工作将是做行业研究,帮助有志于区块链的企业提前发现问题,同时通过“区块链+”创造价值,解决问题。

区块链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应用价值,很多应用都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就是因为区块链圈外的人,我们称之为产业人对于区块链理解不够,而区块链圈内人则不理解具体行业,不理解具体行业的诉求和痛点,不理解具体行业的规章制度,因此,很难在区块链+具体产业领域有所突破。我们四个合伙人从能源+金融+IT+区块链四个领域出身,并且每个人都具备多元化背景和能力,很好地结合了能源、IT、区块链、金融、碳市场五大要素,为所有能源企业和区块链提供合作的机会。

我们希望我们能源区块链能够在2017年到2025年产生平台级别的能源区块链,同时和各位企业联手合作,真正带领优秀的企业家共同携手诞生出若干个独角兽的能源企业。

区块链技术将影响多个行业

  “区块链技术在大数据时代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除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展开应用,并展现出了大好前景。

  布比区块链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已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开发了自有的区块链服务平台。以去中心化信任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开放式价值流通网络,让数字资产都自由流动起来。布比要做的是一项新的技术和产品——实现真正的价值流通,使得互联网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有了这个技术的应用,在转移资产的时候就可以没有中心机构了,可以实现我们之间资产的直接转移。

  区块链可以做什么?第一,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公正确保信任,公私钥结合的访问权限保护隐私,真正做到保护隐私,可信计量。第二,区块链防篡改,实现主体间强制信任,实现强制信任下泛在交互。第三,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构成可信任预言机签署外部数据,实现虚实交互的自律控制。第四,基于区块链部署的设备间点对点交互式决策,不需要将信任托付于中心化平台代为决策,实现设备民主,分布决策。第五,各主体间基于明确的互动规则进行随机博弈,系统呈现中性演化,通过改良互动规则实现竞争进化,最终实现广域博弈,协调演化。基于区块链,我们真正实现了能源互联网从Beta版到1.0,从纸面版到商业版的过程。

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的广泛应用让各行业对于此种技术应用的达到了新高度,全新的技术与全新的理念促进了各行业的新的发展,这种推动力对于社会的影响,经济活动的促进也是巨大的,很多崭新的行业现象将会陆续发生,而大众也拭目以待,期待这种全新的技术为各行业所用,更好的造福各行业。

后缀:从金融、人工智能到赋能实体经济,区块链都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