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发布(区块编号作用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带来第七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发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第七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发布

中新财经3月4日电国家网信办4日发布第七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的公告,根据《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备案审核工作,现发布第七批共265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其对外提供服务的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显著位置标明其备案编号。

第七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发布(区块编号作用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备案仅是对主体区块链信息服务相关情况的登记,不代表对其机构、产品和服务的认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网信部门后续将会同各有关部门,依据《管理规定》对备案主体进行监督检查,并督促未备案主体尽快履行备案义务。请尚未履行备案手续的相关机构和个人尽快申请备案。-完-

第七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发布(区块编号作用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区块编号作用是什么

第七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发布(区块编号作用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作是一个分类账本,任何拥有权限的人都可以分享并对其进行确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公告,披露第一批共 1*** 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值得注意的是,“备案编号”并不能看做是给区块链披上合法的“黄马甲”,应正确认识“备案编号”的作用。
证券日报在文中指出,不可过度解读“备案编号”的作用。网信办表示,备案仅是对主体区块链信息服务相关情况的登记,不代表对其机构、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并强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2022年8月9号***丢失作废声明

欢迎使用全国***挂失查询平台---数字公告挂失补办声明:
1 手机微信、支付宝搜索【数告】小程序
2 点击***挂失
3 参考模板,完成填发布
4 预览,检查内容,提交,审核后发布公告
5 发布成功后,可自行在“我的发布”下载“数字证书。”
根据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数字证书”同步于‘’北京互联网***区”块链存证、公证有效,无需寄报服务。
有疑问请咨询客服

??????宋丽娜遗失第二代***(***号:13073019830812****),特此声明。
??????本人刘良遗失第二代***(***号:43102319990927****)。
??????刘思霖遗失第二代***(***号:37060220000805****),特此声明。
??????声明刘明磊在2022年8月1日不慎遗失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证号:22062120020510****,有效期限2022年2月16日—2032年2月16日,现声明作废。
??????李智遗失***,***号码32070319930617****,特此声明。
??????王楠遗失***,***号码32060219850119****,特此声明。
??????林品梅遗失***,***号码45212419820913****,特此声明。
??????田瑞华遗失***,证号5123011***01012****作废,特此声明。
??????毕丽丽遗失***,***3201131***70409****,特此声明。
??????朱泽宇***于2022年8月6日遗失,证号:15010520000502****,***有效期2019年5月9日至2029年5月9日,特此声明。
??????余梅于2022年8月6日遗失***,***号码41152220000216****特此声明。
??????吕文辉遗失***,***号码32098419860203****,特此声明。
??????吴寅岚遗失***,***号码36010319860723****,特此声明。
??????孙文君遗失***,***号码23213119800316****,特此声明。
??????宿玉霞遗失***,号码37078419961208****若使用该证件但非本人持证签字指纹,本人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张颖遗失***,***号码37078419960609****,特此声明。
??????李旭遗失***,***号码37030419930924****,特此声明。
??????林正冬遗失***,***号码5104021986112****,特此声明。
??????蒋忠悦遗失***,***号码41302619980321****,特此声明。
??????赵磊遗失***,***号码32083020010212****,特此声明。
??????邢涵遗失***,***号码21140219880729****,特此声明。
??????卫芩利遗失***,***号码51112419891211****,于2022年8月6日在南京遗失,自遗失之日起凡用此***办理的任何业务与本人无关,特此声明。

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区块链备案是指根据《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系统,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都需要进行登记备案。《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室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
不论是公有链,还是联盟链、私有链,理论上都是在备案范围的;“信息服务”,不基于区块链技术或系统运行的区块链媒体、行情资讯、社区等服务,不属于备案范围。区块链备案仅是对主体区块链信息服务相关情况的登记,不代表对其机构、产品和服务的认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只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系统,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企业,包括BaaS平台、元宇宙、数字藏品、NFT服务也属于区块链,都需要做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
区块链备案办理流程
1、进入备案系统***,注册账号,填写基本信息,注册完成,就可以用手机号登录备案系统了。
2、登录备案系统后,申请人应根据系统引导逐步填写申请主体信息、负责人信息和服务信息,上传备案系统要求的材料图片,然后提交完成。
3、等待网信办的审查,二十个工作日内答复。
4、通过办公室的审查后,取得注册号码。完成归档的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商应在其互联网网站、应用程序等明显位置显示其归档号码。
法律依据
《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填报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类别、服务形式、应用领域、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履行备案手续。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服务项目、平台网址等事项的,应当在变更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终止服务的,应当在终止服务三十个工作日前办理注销手续,并作出妥善安排。
第十二条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收到备案人提交的备案材料后,材料齐全的,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备案,发放备案编号,并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向社会公布备案信息;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在二十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人并说明理由。

区块链金融前景有多大

金融是区块链应用最多的领域

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2019年我国区块链应用落地项目328个,其中金融区块链应用落地项目96个,占比29%。在同期应用落地项目中占比最高,较2018年同比增长41%。

回顾国内,2019年区块链开始站上了政策的风口。据统计,2019年国家及各部委出台区块链方面政策21项,从国家政策上看,金融领域仍然是区块链技术的的重点领域,同时贸易与工业互联网也成为了新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热土。

目前金融行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跨境支付周期长、费用高,结算环节效率低下,风险控制代价高以及数据安全隐患大等。

区块链与金融业具有较高的契合性

由于金融业本身确认信息真实的成本较高、对大规模共识也有需求、行业天生包含很多原生数据、且参与人数众多可形成网络效应,因此区块链与金融业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区块链的出现,使很多传统互联网中因信任粒度或信任成本问题而难以进行线上融合的场景有了融合创新的可能。

具体来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企业有72家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内已备案的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公司约420家左右,共计506项服务。其中提供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的企业有72家,占比17%,共备案120项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探索最多的领域

细分领域来看,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支付清算、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都有具体的项目落地,尤以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结算以及贸易融资领域比重较高,落地项目数量分别为34个、15个以及13个。

银行业积极布局区块链

近几年,区块链金融应用案例不断增多,涵盖了银行、证券、信托、征信和保险等多个领域,而银行是布局区块链金融最积极的机构。据零壹智库统计显示,自2016年—2019年银行业申请区块链专利数量从11件增长至433件,翻了近39倍。具体来看,在2016年仅中国银行和微众银行申请了区块链专利,数量分别是7件和4件。2017年—2019年期间,申请专利总数量分别是43件、95件和284件。

注:2019年统计时间截止到12月1日。

截至2019年12月1日,我国共计15家银行申请了区块链相关专利,排在前3的银行分别是微众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其中微众银行共申请了288件,占所有专利数量的66.5%。据统计,仅2019年银行业申请的区块链专利就达284件,共计有9家银行申请了区块链相关专利,其中,微众银行以229件排在首位,占到2019年新增专利总数的81%;排在第二的是工商银行,在2019年申请了35件,占总数的12%;其余7家银行专利申请数量均在10件以下。

工行落地场景最多

银行业也积极利用其技术优势纷纷布局落地区块链项目,从央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城市商行,大部分银行机构都相继部署了区块链应用,其应用场景涵盖了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房屋租赁、公益扶贫、跨境支付和数字票据等多个领域。其中工行落地了8个场景,排在首位。据可信区块链推进***金融应用工作组不完全统计,涉及应用领域如下所示:

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的国际化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人民币在境外有一定的流通度,二是在国际贸易中以人民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三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

而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与金融具有天然的融合性,使用数字货币将会极大提高跨境结算的速度,其安全性也比传统跨境结算高得多。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海外资本的扩张,DC/EP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Bridge重塑安全数字化身份

作为新一代创新技术,区块链加速了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区块链金融、区块链物流、区块链AI等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随着区块链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和落地,可以说,区块链将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将面临着区块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网络时代,还是未来的区块链时代,其特征之一就是“数字化”。数字活动的基础,则是用户的“数字身份”。我们必须确保个人数字身份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交易等信息数据。所以,发展数字身份系统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而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多方共识、无法篡改、公开透明、可追溯等特征,将提供一系列可行的解决方案。基于此,Bridge诞生。通过查看***,我们发现Bridge是一个开放的、分布式的可信机器网络,用户通过行为、标准和执行机制来提供现实世界的价值和应用。该系统使用户能够部署符合现有标准和条例的业务流程什么是Bridge?BRIDGE是区块链上的安全数字身份,BRIDGE协议促进了桥接用户,可信验证合作伙伴和集成网络合作伙伴之间的交互。这种组合创建了一个繁荣,可扩展和安全的数字身份认证平台。Bridge的私有区块链将提供安全的资产处理,目的是使用智能合约来保证可信的执行,和监管的合规性。该系统将由可信的虚拟机组成,为企业级业务操作提供用户可访问的功能。Bridge公司将开始发布数字身份,允许个人和企业安全而自由地参与其中,同时建立广泛的真实信任网络。公司将集中发放和管理早期身份,以促进建立可靠和稳定的基础。这个管理系统将允许自我***身份得到承认和管理,以实现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一个提供在协议上的服务是这些身份的分层标记,再加上由桥协议公司开发的契约逻辑,将允许最初发行代币,使用KYC来确保符合规定的信息。Bridge开发的数字身份和KYC服务有什么特点?在数字身份的开发上,Bridge协议***用区块链技术,可确保安全可靠的身份验证。通过简单的API集成,企业不再需要依靠第三方来验证其用户。对于KYC服务,BridgeChrome扩展允许企业对认证文件及其用户进行验证。该市场支持提供相关服务的供应商。在保证用户数据永远不被存储的同时,竞争推动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而且,易读的开发人员文档可以在BridgeNetwork上直接集成。用BridgePassport验证工作历史、社会媒体的存在等信息。Bridge是如何验证身份的?Bridge扩展允许用户轻松发送其NEO地址以及经过验证的身份。如果一家企业必须核实年龄,那便是他们所看到的!这样可以确保企业获得合规所需的东西。用户使用一个数字ID绑定到一个区块链上,作为他们的数字签名。此时,用户的身份在NEO智能经济中会被记录、且不能被更改也不能被移植。BridgeID是可重用的。无需再将Passport发送到多个***,也不需要知道接收方是谁。验证一次,就可以拥有数字身份。通过BridgePassport发送公开的地址,就可以完成KYC认证!Bridge协议是为全球社区制定的。已有250多个国家/地区支持!在法律合规方面Bridge有哪些创举?在不同国家遵守现行法律将是一个挑战。在欧洲《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等条例(GDPR)要求用户数据必须是可移动的、可移植的和安全的。Bridge将创建一个市场,支持代币销售、遗嘱、就业协议等方面的新法律服务。这将推动各项事务不断发展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法规和法律变化。法律程序的贡献者将获得本地令牌作为生产新微服务的奖励。。参与者将能够看到审计师的背景和他们的执照状态,以实践法律。Bridge的代币将作为支付给法律团队和处理微服务。Bridge将连接软件开发人员和法律专家在一个平台,有利于合作和社区利益。总之,身份认证是个人信息应用的核心,而区块链技术的Bridge为身份认证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可追踪的特点,将彻底实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提高数字身份的可信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个人信息的隐私安全。Bridge还将提供可靠的令牌销售模板和KYC参与人更好的程序。微型服务将减少监管审查和遵守成本,同时通过设计满足社区需求的店面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作者认为BRDG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期待它在潜力区的表现。

后缀:第七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