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工伤保险条例33号,以及工伤保险法33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工厂工伤赔偿工资是根据什么标准

法律分析:指工伤职工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33号-工伤保险法33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赔偿标准中的本人工资按工伤事故发生前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算。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33号-工伤保险法33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法律主观:如果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工伤赔偿待遇;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工伤第三十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工伤保险条例33号-工伤保险法33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其中“原工资***待遇”指的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及相关法律合同上规定的其他***不变。***待遇包括:基本月薪——是对员工基本价值、工作表现及贡献的认同。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毫无疑问,公司不给胡某发放停工留薪期待遇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工伤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抚慰金吗

1、法律分析:是不能的。工伤保险相关法律并没有将精神赔偿列入工伤保险待遇。

2、法律主观:工伤一般不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是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赔偿项目,工伤赔偿主要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劳动能力鉴定费等。

3、工伤没有精神抚慰金。若当事人遭遇人身损害的,可以依法申请精神损害赔偿;工伤赔偿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等合理费用。

4、根据《 工伤保险条例 》之规定, 工伤 不存在精神抚慰金之说。 精神损害赔偿 的法律性质是财产赔偿责任,具有填补、抚慰、惩罚的功能。

5、法律主观:工伤 赔偿不可以主张 精神损失费 。

工伤保险条例33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伤保险法33条、工伤保险条例33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