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理解,以及工伤保险法33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基本月薪——是对员工基本价值、工作表现及贡献的认同。综合补贴——对员工生活方面基本需要的现金支持。年终奖金——农历新年之前发放,使员工过一个富足的新年。销售奖金——市场人员在完成销售任务后的奖励。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毫无疑问,公司不给胡某发放停工留薪期待遇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工伤保险赔偿条例《工伤保险赔偿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982年修正)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它是工伤保险制度的基础性法规,规定了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赔偿范围、赔偿方式等。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应按原工资标准给工伤职工发放停工留薪期工资。
工伤期间工资是怎么样计算的
1、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2、一般来说,对于以日薪为收入模式的受伤职工, 其工伤工资=受伤期间工作者日工资*工伤鉴定期间的工作日数。其中,“工作者日工资”指的是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收入除以365天所得到的每天的平均收入水平。
3、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4、东莞工伤期间,工资计算需要考虑伤残程度和工作能力等因素,一般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五。工伤人员在离职时可以获得工伤待遇,但需要注意特定情况下无法享受工伤待遇。
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解读
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第三款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其职工发生工伤的,经办机构在核定工伤保险待遇时,有本人工资的,以本人工资为基数;难以确定本人工资的,以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为什么要调整工伤保险待遇? 自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我区先后四次调整工伤职工伤残待遇,对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工伤保险条例解释解读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动部1996年8月12日劳部发[1996]266号)2004年1月1日起失效。《工伤保险条例》代表了一种新的立法精神和倾向。注意两者条文差别体现的立法倾向细节。
根据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十六条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自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次月起计发。供养亲属抚恤金从职工工亡的次月起计发。
工伤只有基本工资吗?
1、法律分析:工伤期间的工资应全额发放,而不是只发基本工资。
2、法律分析:工伤不只发基本工资。职工因工受伤的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时停工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单位按月支付工资。
3、不是的。这里工资报酬是指在治疗之前十二个月所有工资加起来在取其平均数,这就是工伤期间所发的工资报酬,这是比较合理公正的。
4、【法律分析】:一些单位只给工伤职工发放最低工资。这样是不对的,不能让工伤职工身体上受伤,心灵上也受伤。关于工伤期间的待遇问题,工伤保险条例有明确的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理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伤保险法33条、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理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