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工伤保险条例的十七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工伤保险17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伤有哪些待遇

1、法律分析:事业单位工伤待遇是参照普通工伤待遇的。

工伤保险条例的十七条-工伤保险17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法律分析:事业单位职工工伤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进行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食宿费等。住院伙食补助可以根据当地的国家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的标准进行确定。

3、③工伤职工在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由单位按月发给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受伤前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的十七条-工伤保险17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工伤如何认定

1、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2、法律主观:工伤认定在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一般为人力***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工伤保险条例的十七条-工伤保险17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4、用人单位职工有以上情形之一的都可以认定为工伤。

5、工伤的认定通常需要考虑受到工伤的原因,工伤发生地,工伤的发生时间,工伤的责任认定。

报工伤好还是不报工伤好

1、法律分析:当然是报工伤好,认定工伤后,按法律规定处理,有保障,不会吃亏。

2、当然是报工伤好,认定工伤后,按法律规定处理,有保障,不会吃亏。

3、法律主观:报工伤与不报工伤的区别在于能否获得工伤保险理赔。报工伤的优点是日后单位如果不赔偿你了可以依据工伤鉴定的结果向单位索赔,如果没有报工伤的话,以后所发生的治疗或者有关费用就很难向公司索赔。

4、在单位受伤走工伤好,具体分析如下:属于工伤赔偿范围,应当走工伤,这样所有的药费都是报销的;医保是按照比例报销,并不能全额报销,因此走工伤好。

5、对方全责报工伤和不报工伤区别如下:报工伤和不报工伤有区别,报工伤的优点是日后单位如果不赔偿你了可以依据工伤鉴定的结果向单位索赔,如果没有报工伤的话,以后所发生的治疗或者有关费用就很难向公司索赔。

6、如果用人单位未按义务申报工伤,职工可以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年内,以个人身份向当地工伤认定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样做可能会让单位面临不利的法律后果。

工伤保险条例的十七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伤保险17条、工伤保险条例的十七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