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补充养老保险缴费查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城乡补充养老保险缴费查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去社保局怎样查询自己的视同缴费工龄?
就如同你去菜市场跟摊主说给我来盘鱼香肉丝一样,虽然菜市场和鱼香肉丝有点关系,但中间差个厨子,而套用到社保局和视同缴费年限上,那个厨子就是档案!
首先,说一下档案和视同缴费年限的关系
1992年起,各省、市逐步推行社保制度,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按照要求逐步建立了社保体系,形成了员工参保、单位代扣代缴的缴费模式。但有很多人是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受制于当时没有社保政策,导致本人未能参保缴费,为了逐步拉齐退休后养老金差距,出现了视同缴费年限这个概念,将参公时间到1992年之间的这一段工龄作为视同缴费年限,通过公式计算形成过渡性养老保险,退休时逐月发放。
其次,说一下如何计算视同缴费年限
既然知道了视同缴费年限就是参公时间到实际参保缴费的时间,我们就可以通过档案中相应的记录要件材料进行分析核定,具体方式如下:
- 第二步,通过档案中九类材料中的调资表、调转表、任职文件等材料,核定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
- 第三步,累加计算。有些人是连续工龄可以很清晰的计算出工龄,但还有些人由于某种关系工龄是分段的,这种情况下空白期工龄是不能记录的,换句话说即便是在岗工作,但没证明材料这一段时间也不予认定。
最后,说一下如何查询
七七八八说了一堆,最后归回正题,在职员工的档案去处大多分为三类,一是在本单位人事部门,这是大多数人常见的去处,也是相关规定的硬性要求,档案随人调转,有所属单位人事部门负责管理。二是一些私企员工档案在第三方人事管理机构,因为有些私企不具备保存档案的资质,只能按规定将档案委托给第三方档案管理机构。三是档案在本人手中,这种做法是违规的,个人不具备保管档案的条件,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大多是一些无良私企为了节约第三方管理的成本,编出一套档案无用,不接收档案的瞎话,真实目的就是缩减成本。而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员工档案丢失或者擅自拆封,最后会影响办理退休。
结合各自不同情况,我们可以联系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代为查询认定。
去社保局怎样查询自己的视同缴费工龄?
视频加载中...
很多朋友工作了多年,还能记得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参加的工作吗?工龄多少年吗?
很多朋友工作了多年却不知道自己的工龄,如何查询呢?一般来说,工龄有双重标准签订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保(对于现在的劳动者一般看招工表的参加工作时间,不知道是否全国一样,招工表的参加工作时间是根据备案的劳动合同来确认),但是对于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劳动者,1996年之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视同缴费,计算工龄。
如何正确计算工龄?
一般情况是计算签订合同且缴纳社保。劳动者的在参加工作时,单位会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招工表、缴纳社会保险,只有签订了合同、缴纳了社保,才是工龄开始计算的时间。(最直接的体现在招工表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工龄计算并不是劳动者开始工作的时间,如果劳动者没有签合同、缴费并不计算工龄。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我所负责的工作是就业,也就是办理招工表。但是对于招工表上的参加工作时间往往也成进入单位的时间,实际上是单位与个人签订合同、缴纳社保的时间,我们确定工作时间看的是合同和缴费,并不是根据劳动者自己的口述来确定。
举个例子,李同学在大学毕业后在2016年5进入私企实习工作,实习期后2017年1月,单位与他签订合同并缴纳社保,那么他的从参加工作时间应该为2017年1月,并不是2016年5月。
查看档案,以招工表和派遣证(报到证)为准。这种情况一般针对50后-70后,由于这一辈人工作时间还没有社保制度或者不完善,他们的参加工作时间是以进入单位填写招工表的时间和学校毕业分配工作的时间为准,并没有签订合同、没有社保可查。在我们的工作中查看档案,对于50后-70后的档案,他们的档案一般来说没有合同,可以证明参加工作时间的就是招工表或者报到证。
所以查询工龄最好的方法就是查看档案,以招工表为准。
没有必要到社保局查询自己的视同缴费工龄(规范用语应该是视同缴费年限),实际上,你自己都可以大致推算出来。
再说去社保局,也是查不到工龄方面准确的数据,因为视同缴费年限需要到办理退休的时候,才会由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个人档案来认定。
只要你搞清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以及你实际缴费时所在省市视同缴费年限截止时间,就可以自己推算出视同缴费年限。
所谓视同缴费年限,就是原国有企业和县级以上集体企业正式职工(也叫固定工)在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个人账户之前未实际缴费的工龄。
简单讲,就是各省市视同缴费年限截止日之前国家认可未实际缴费的工龄都是视同缴费年限。
还可以理解为,你个人实际缴费之前的工龄就是视同缴费年限。
全国建立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最早的省份是上海市,建立时间为1993年1月1日;最晚的是西藏,建立时间是2000年7月1日。
可以说,各省开始建立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月的上个月就是视同缴费年限截止年月。
我们将全国各省市视同缴费年限截止时间,整理如下表,供查阅:
全国视同缴费年限截止年份最多的是在1995年,共17省市,占比一半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补充养老保险缴费查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补充养老保险缴费查询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